□ 张玉明
住哪儿好呢?许多正打算买房的人,会纠结这个问题。家有孩子上学,最好住在学校附近,方便每天接送。大家都这样想,都一起去学校周边买房子,结果学区房价就居高不下了。居家过日子,每天都要买菜,确实是件烦心事,有人干脆就把家安置在菜市场边,下班回家,先淘米下锅煮着,再拎着菜篮子上菜市场,据说也来得及。还有人考虑,吃五谷杂粮,生灾害病是常有的事,在医院附近买房住着,需要时看个医生、打个针,很是方便。
其实靠近图书馆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是个喜欢读书的人,或者你的家人和孩子喜欢读书,那么试想一下,就在你家的隔别,或隔一条马路,对面有一座馆藏极丰富的图书馆,该是怎样一种感觉。里面什么书都有,要看什么书,只需走几步远就可以,如同从自家的客厅走到书房。偌大的公家图书馆,竟成了自家的书房,岂不美死。
图书馆周边的环境也不错。来去图书馆的人,都是读书借书之人,都是文化人,正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闲杂人员,一般不会去那里。图书馆前很宽敞,车辆停放很有序,从来没有拥堵的感觉。图书馆内本来就很安静,馆内外从来不会发出异样的声响。不像菜市场,每天都醒得比别处早,天未亮,已是人声鼎沸,叫卖声、喇叭声、鸡鸭叫声,混成一片,交通也最为拥挤,路上常有交警值班;也不像舞厅酒店,每天睡得格外晚,迎来送往,酒醉金迷;也不像医院,生死轮回,大喜大悲。
家邻图书馆,最方便阅读。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大厅,摆放着数百种报纸杂志。我也自费订阅过一些,但与这里相比,可以忽略。记得第一回进阅览大厅,感觉像走进了一家大型自助餐厅,面对众多美味,我竟然手足无措,不知读什么为好。我从最熟悉的报刊读起,在这些报刊上,不仅可以读到名家名作,还可以读到我熟悉的本地作家的大作。在他们的作品里,可以读到我熟悉的人和事,我知道的方言俚语,我了解的民俗乡情,因而感到格外亲切。
现在的网络技术极为发达,所有报刊内容在网上也可读到,但捧在手上的报纸杂志,有一种新鲜又特别的油墨香,最能刺激人的嗅觉和味觉,让人产生阅读的欲望。
家邻图书馆,更方便借阅。借书读,并非为了省钱,而是为了更快地读、更多地读。古语说:“书非借不能读也!”从图书馆里借出来的书,都有归还的期限,所以我会挤时间尽快读完,生怕逾期。罚款事小,诚信为大,这种顾虑会使人产生勤奋读书的动力。读完了,就去还,再去借,周而复始。
俗话说,靠店三家穷。意思是说,靠近商店、饭店或服装店住的人家,日常会多开支,多浪费,日子长了,就会变穷,钱都让店家给赚去了。家邻图书馆住又会怎样呢?答案是:你只会多读书,还不用多花钱。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