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银行高邮市支行行长 梅剑
2020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既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取得了“零输入、零确诊、零感染”的疫情防控重大成果,为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高邮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正值2020年的最后一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高邮市委登高远望,以“一切立足于干成”之精神,求真务实,描绘了全市明年以及“十四五”期间的宏伟蓝图。高邮农发行作为全市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将认真学习贯彻本次全会精神,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初心,以乡村振兴为使命,把握自身定位,继续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为加快“四个高邮”建设而努力奋斗,为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高邮新征程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强化政治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农发行承担的是国家使命,配置的是国家资源,服务的是“三农”需要,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各项工作。高邮农发行将把全面贯彻落实本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政治建设的首要工作来抓,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切实增强贯彻落实本次全会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牢记初心使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近期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农发行作为国家层面支持“三农”的金融制度安排,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农发行的主场、主业、主责,是新时代的核心使命和总抓手。高邮农发行将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聚焦“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积极支持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助力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瞄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环节,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大创新力度,把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入到农业农村迫切需求的领域、新兴产业升级领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体经济领域,切实提高金融要素投入的质量和成效。
三、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职能
(一)围绕粮食安全战略,全面支持收储业务。
疫情当前,外部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多,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支持粮棉油收储是农发行的首要职责,是立行之本、发展之基,更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高邮农发行将继续发挥好高邮农业生产资源优势,继续巩固国有粮食部门收购主渠道地位,加大对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的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坚持在“不打白条”的前提下防控风险的指导思想,落实“多收粮、收好粮、防风险”总体要求。
(二)围绕国家战略,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高邮农发行继续围绕长江大保护、运河文化带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对民生领域的支持优势,紧密对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河四路”综合实验区和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建设,着力补齐农村生活条件、居住环境,交通领域等方面的民生短板。按照高邮市委提出的“悉心呵护生态家园”的要求,大力支持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等“三水共治”项目。
(三)围绕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壮大客户群体。
本次全会提出:“坚持以品牌化、产业化、融合化为导向,推动优质稻米、规模畜禽、特色渔业等产业集群发展”。高邮农发行将顺势而为,积极支持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重点加工企业为骨干的新型农业主体,加大对农村三产融合支持力度。一是支持本地优质龙头企业发展。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产品,支持本地的优质粮油、特种水产、农业种植等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二是支持地方特色小微企业。高邮作为鱼米之乡,境内水网密布,水产养殖行业十分发达,其中罗氏沼虾的产量居全国首位。高邮农发行将对水产养殖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利用好人民银行“两项政策”,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三是支持农业新业态发展。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互联网+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积极发展粮食电子商务,支持粮食电商产业园、农产品电商平台、农民创业园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农业在延伸拓展中创造更大效益。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2021年新征程已经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高邮农发行将始终牢记“立行为民,支农为国”的使命担当,继续发挥好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作用,争做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