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高邮市支行党组书记、行长 唐波
2021年是“十四五”开篇之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的开局之年。高邮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要求全市上下聚焦“两争一前列”,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开启建设“四个高邮”的宏伟蓝图。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全市金融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十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以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因势而谋、顺势而动,坚定不移回归实体经济、推进结构优化、强化创新驱动,为建设“四个高邮”注入不竭金融动力。
建设现代化新高邮,要坚持稳中求进,推动社会融资规模持续稳定扩张
维护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统筹协调金融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公平、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是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全市金融系统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工作的总体谋划,确保招招盯在节骨眼、件件抓到要害处。人民银行高邮支行将积极稳妥实施跨周期、逆周期调控,努力为地方经济行稳致远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加强信贷窗口指导,合理安排信贷节奏,全力匹配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高邮实现“全省争先进位、扬州第一方阵”增添金融动能。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展期、续贷、提升首贷户占比、推广无还本续贷、大力发展直接债务融资等方式方法,着力满足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完善政银企合作长效机制,引导银行机构深入市场、贴近客户,精准对接企业和项目,全力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积极招引各类金融机构来邮展业,推动高邮加快形成层次完备、竞争有序、服务优质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
建设现代化新高邮,要优化信贷结构,全力助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全市金融系统要深耕地方资源禀赋,主动作为、调优结构,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打造资金链,形成金融、科技和产业三角良性互动。要配合“千企升级”行动的实施,进一步加大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金融支持,推动核心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要抓住高邮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历史契机,加大对“3+3”产业体系、“鱼跃龙门”拟上市企业以及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提升的金融投入,助力产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要积极主动对接国家、省市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实绿色金融政策,推广绿色金融产品,积极探索利用金融科技发展绿色金融,支持产业绿色节能改造和经济节约集约发展。要深入挖掘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新的金融业务增长点,强化信贷业务创新,完善差别化信贷服务机制,支持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要进一步加大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推动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品牌化、产业化、融合化发展。
建设现代化新高邮,要全力补齐短板,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
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社会大众平等享受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公正和谐。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壮大全社会物质基础的同时,全市金融系统要始终坚持普惠优先,完善金融供给体系,健全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振兴、普惠小微、脱贫攻坚、节能环保、就业创业等民生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努力实现金融公平和金融资源配置社会福利最大化。要聚焦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用好用足各项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推动建立银行“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提高政策落实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确保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走在扬州前列。要坚定发展普惠小微金融的信心和决心,既“锦上添花”,更“雪中送炭”。强化科技赋能,积极响应企业诉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力推广年审制贷款、循环贷款等适销对路的小微金融产品,切实提高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便捷度、覆盖面和可持续性,支持企业融资周转“无缝衔接”。要针对特色农业、与农业有关的三次产业融合项目,加大涉农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努力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流程短、审批快、效率高的融资服务,进一步改进和提升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服务水平。
建设现代化新高邮,要优化金融生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金融风险直接关系百姓利益。全市金融系统要始终将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金融权益摆在突出位置,统筹兼顾防风险与促发展,防止过度加杠杆、泡沫化回潮以及信用风险、债务风险集中暴露与蔓延。要前置风险关口,摸清风险底数,特别是对主要风险特征、突出风险点要做到心中有数。前瞻性、针对性研究风险应急处置工作,做到工作有预案、处置有准备,不断增强危机处置应对的管控能力。要进一步强化跨部门协作机制建设,密切关注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企业运行、资产质量和信贷安全,统筹做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工作。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全市金融系统要继续发扬为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大力倡导“说得漂亮不如干得敞亮”,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增添金融动能,以优异的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和撤县建市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