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侍广法
那年初秋,在云南旅游,有一个项目,坐船游洱海。我们这条船撑船的是一个50来岁的精瘦汉子,在我们几个人坐稳后,他轻轻地用船篙向岸边一点,船如箭一般射向湖心。那天天气很好,天空万里无云,远处的山峰倒映在湖中,湖水清澈见底,因行船引起的水流,湖中的水草像在山上流动。此情此景,犹如回到三面被芦苇荡包围的家乡。“师傅,让我来撑一下。”我从撑船人手中接过船篙,把船撑得飞快。“哇,侍广法还会撑船!”同伴们惊叫。其实,早在三十多年前我就在老家学会撑船了,也没有什么技巧,就是要靠船下篙。
靠船下篙,是指下篙时船篙尽量挨着船帮,二者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此时下篙向后用力,由于力学的反作用原理,船则反向作直线运动前行;即使有歪斜,也可用船篙调控。“下篙”之后是“推篙”。“推篙”指船篙触到河底后,将其用力向后推,给船以动力。推篙要稳,所谓“稳”,就是双臂用力要均衡,若用力时大时小,船行就像醉酒人走路,忽快忽慢,忽左忽右,弯弯扭扭。“推篙”之后是“抽篙”。“抽篙”是指将船篙抽出水面,准备再次“下篙”。抽篙要慢,要让篙头在水面上拖一拖,带住一点。为什么?小船无舵,船篙就是舵。船头向左斜,它就得向右歪。船头向右斜,它就得向左歪。抽篙太快,做不了“舵”的动作。刚学撑船时,掌握不好要领,总是撑不好船,船不是这样歪,就是那样斜。经过一段时间练习,终于掌握要领,把船撑得又稳又快,如同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农民。
因水乡撑船劳动方式而产生的“靠船下篙”这个词,也常被用来教育后生办事要靠船下篙,力所能及,否则就办不好事,办不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