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名城印象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5月09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民公园:打造“窗口”高颜值 谱写生态新篇章
  南邻府前街、北接通湖路的人民公园是我市一座围墙内的城市公园,也是我市最早建立、规模较大的城市生态公园。今年“五一”小长假,记者前去游览了一番。

  从公园保安处获知,由于受疫情影响,节日期间鲜有旅游团队前来观光旅游,三三两两结伴游园的倒是不少。记者注意到,进入公园游览虽然是免费的,但是入门登记、扫码、测温,少一样保安都不让进园。按规定完成所有防疫程序,记者得以从北门进入公园。

  从公园北大门一进来便是一条中心大道,同时也是一条健身步道。道路两旁排布着高大的乔木,枝繁叶茂,绿色葱茏,构筑了一条意境深邃的“绿色通道”。

  沿着中心大道前行,看到两旁的休闲广场上,各种灌木、花丛、园艺、造景、浮雕墙,都以绿色树丛为背景,偶有几株红色枫树点缀其间,恰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充满生趣。左右两边的休闲广场上,各塑造有一爿以高邮历史、文化、古建等为主题的浮雕墙,清灰色的浮雕墙在大片绿色衬托下,显得厚重。

  当日,记者饶有兴致地从北门到南门、从大路到小径、从岸上到水边、从广场到园中园,一路徜徉,一路浏览,一路拍照,满眼看到的无非是绿色、绿意、绿景,大有“满园春色关不住”之蓬勃,“绿树阴浓夏日长”之美妙。

  “家住公园旁,看着公园长;历经几时代,公园大变样;处处是风景,心情很舒畅;锻炼最佳处,生活高质量......”在园中晨练、家住梁逸湾的朱老先生用诙谐风趣的“顺口溜”,向记者讲述人民公园的变迁与自己的亲身感受。

  据史料记载,人民公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原名“众乐园”,1933年更名为中山公园,1949年2月改名为烈士公园,如今又更名为抗战最后一役文化园。尽管几易其名,但是“人民公园”作为俗称一直相伴沿用至今。

  朱老先生告诉记者,他小时候人民公园像集市,各种杂货摊云集拥堵,让人透不过气来;他儿子小时候人民公园就是个游乐场,溜旱冰的、开碰碰车的,人声嘈杂,环境较差。“如今我、儿子、孙子都赶上了好时代,人民公园经过多次整治,环境焕然一新,变成了生态园、园博园、新家园。”朱老先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人民公园作为对外“窗口”之一,多年来实施了多轮环境改造提升,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围绕全域旅游发展之需,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力打造“窗口”高颜值,谱写公园生态文明新篇章。在公园生态规划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为市民交流、活动、休闲打造公共休闲空间;在景观绿化建设方面,对原有公园绿化及绿地,以中央水塘为主要形态,保留大量原生树木,增加广场、草坪、儿童娱乐场地等人工设施,构成完整的绿化系统,既增强了公园环境的参与率,又提升了公园整体的品质。

  如今呈现在市民面前的人民公园,犹如一位散发着青春朝气的美少女,片片绿色是她的“霓裳”,处处花丛是她的“颜值”,个个景点是她的“笑容”,微微颔首,顾盼生姿,令人流连忘返!

  文字 葛维祥   图片 葛维祥 王林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名城印象
人民公园:打造“窗口”高颜值 谱写生态新篇章
高邮报名城印象04人民公园:打造“窗口”高颜值 谱写生态新篇章 2020-05-09 2 2020年05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