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1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的箴言
  □  颜兴林

  大约在父亲上初中时,爷爷不幸去世,不久奶奶也随之而去,当时三个伯伯都已成家,父亲也就成了“孤儿”。但听父亲的挚友说,料理完爷爷的丧事后,父亲并没有太过悲伤,而是立即卖掉书本,出外闯荡了。几年后回来时,穿着皮衣皮靴,拎着大包小包,逢人就散烟说笑,仿佛是个衣锦还乡的富豪。

  我幼年时,家里虽不十分富裕,但日子过得十分快活。一晚看完露天电影,我骑在父亲肩上打着哈欠说:“要是能在家里看电影就好了。”没过几天父亲就买了台熊猫电视。不久,因见母亲做饭辛苦,父亲先斩后奏,扛了个煤气灶回家。母亲责怪他打肿脸充胖子,他总是说:“人生在世,‘快活’二字。”

  父亲虽然能说会道,但终究没什么文化,为了一家人的衣食,他踏踏实实地当农民,农闲时出外打工,干的都是体力活。他是个有志向的人,又见过些世面,干活累时,难免有些怨气。和许多父母一样,他把希望寄托到了子女身上。每当开学时,他总是对我说:“一字值千金,读书要用心。”他从不跟老师打交道,但特别关注我的考试成绩,考得好他喜笑颜开,考得不好他又怒又恨,末了还是那句“一字值千金,读书要用心”。

  好在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考上了大学。大学开学前,父亲没跟我说多少大道理,只是一脸严肃地说了句:“宁生穷命,不生穷相。”说完这话,他的脸色又露出一丝愧意和不舍。大学期间打电话回家,父亲总是叮嘱我不要太过节省,要常和同学出去玩,不要小气,还不停地问我有没有钱。每到月初,他都会准时把生活费打到我卡上,从未迟缓。

  大学毕业后,我四处求职,父亲看起来比我还紧张,他努力回忆曾经在城市的打工经历,想给我一些指导,可到最后只是长叹一声。后来我在杭州找到了工作,父亲才如释重负。逢年过节回家,父亲没有过多的言语,就是买我爱吃的菜,摆满整整一桌。一次吃饭时,他好几次欲言又止,最后语重心长地说:“一句话能把人说跳起来,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笑起来。”知子莫若父,那时我年轻气盛,自恃甚高,与谁说话都有一股凌人的傲气,得罪了多少人都不自知。父亲看在眼里,对我发出善意的劝诫,可惜真正领会他这句话的深意时,已有些迟了。

  自打工作后,满脑子都是自己的事业和未来,时间也过得飞快,直到医生打电话告知我父亲确诊恶性肿瘤时,我才恍然想起自己已太久没有真正地关心父亲,顿时悔恨与绝望交织。当我回家准备带父亲去外地求医时,父亲还责怪我不该耽误工作,要我赶紧回去。听母亲说,父亲得病后,总是念叨对不起儿子,可世上哪有老子对不起儿子的?求医的过程是艰难且痛苦的,得了这种病,等于被判了死刑。起初父亲有些消沉,但很快便调节过来,在南京、扬州、高邮的医院里,他不但非常乐观,还劝病友们:“唉声叹气,不如鼓起勇气!”他身体状况稍好时,便劝我回去上班。电话里问他病情,他总说很好很好。甚至在他头疼得都快昏厥时,还骗我说在爷爷坟旁割草。

  父亲走后三年,我回到高邮工作,租住的地方正在父亲最后化疗的老中医院对面。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各种压力经常搅得我彻夜难眠。每当这时,我就坐到客厅的椅子上,注视着窗外“肿瘤科”三个鲜红的大字,仿佛父亲还躺在病床上,笑着对我说:“唉声叹气,不如鼓起勇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身心健康
逃票
父亲的箴言
我的“三错”囧事
洗澡琐忆
桂花,一封熏黄的情书
高邮报副刊03父亲的箴言 2019-11-05 2 2019年11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