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独自一人伴着习习凉风漫步。走着走着,忽听到远处一片嘈杂,循声而去,原来广场上正放着电影。观众们或坐在台阶,或依着树干,时不时有人还会点上一根烟,享受着这份闲适。想不到在这城市的一隅也有这样的露天电影。我的思绪一下回到了30多年前。
那个年代,老百姓物质生活还不是很充裕,更别说精神生活,偶尔的一次乡土娱乐成了一种奢望,因此,对于难得的一场露天电影就特别期待。
那时,全乡也就一个放映队,一部放映机,而且要负责全乡各村组的放映工作,一年下来,一个村也没有几次。孩子们为了看场电影,经常走乡串村,虽赶得辛苦,但那份看电影的激动早已掩盖了所有的奔波与劳累。
“今天晚上,我们村要放电影啦!”这振奋人心的消息马上就在村里传开了,不光我们小孩高兴,就连一天忙到晚的大人们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早早地就忙开了。在放电影的当天,无论你走在哪家,准能闻到蚕豆葵花的香味。这可成了那时娱乐消遣的标配,虽然与现在的奶茶、薯片等不能比,但那种感觉丝毫不差。
天还没黑,电影放映前的一段歌曲早已吸引了四里八乡的人,孩子们更是围着放映员跑来跑去,几个大一点的孩子还凑近了问:“今天放什么电影?今天的电影好看吗?”此时的放映员俨然成了孩子们心中的重量级人物。
没过多久,学校操场上就汇集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得早的,拿个小板凳先抢占有利位置,来得迟的也不要紧,自己早有准备,扛了个大长凳子。因为我家紧挨着学校,每到此时,总是有人来借凳子,为此,热情的父母经常站着吃晚饭,还不停地说:“没事,没事,你拿去吧!”而调皮的我事先也早已藏起了一两张凳子。
电影开始了。大家三五成群,基本是按家庭落座的,也有借此机会朋友小聚的。那些没有凳子的,有的爬到树上、院墙上,还有的靠在墙角站着,总之,都能找到自己最佳的欣赏位置。大家时而为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而紧张不已,时而为荡气回肠的英雄壮举而拍手称快,完全忘却了一天的疲惫与辛劳。
电影快结束了,操场上的人也越来越少。一些幼小的孩子早已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大一些的孩子似乎精力十足,还沉浸在精彩的情境之中;大人们也有不少站了起来,准备回家了。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两部影片就结束了。许多人意犹未尽,跑到放映员那里,询问下次放映的时间。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放映早已从室外走向了室内,观影环境也大大地改善了,但那种露天电影的情趣还是让我难以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