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4月2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饮酒记
  □  淖柳

  我本不喝酒。在部队老乡相聚,不管怎么劝,就是点滴不碰。退伍回来的八年中,却两次饮酒。恢复高考那年,我语文可以,数学不行,落榜,没劲。老爸知道我小难受,晚上弄了几个菜,给我倒上酒。无话,陪老爸喝了两小杯。1984年,县级机关招聘国家干部。笔试、面试,我过关了。拿到录用通知书那天的中午,父亲备了点酒,那顿喝了三大杯。一觉睡去,感觉还行。这才知道,我还能对付点酒。不过,平常里也好,节假日也罢,我还是不碰酒杯。

  1995年,我到乡里帮扶,任帮扶工作组组长。我牵头企业招商引资项目,筹备接洽、项目测算、质量工期、利益分享等等,几个回合,多次往来,我不得不陪酒。由于诚心以待、细致工作,项目还是拿下来了,企业经营上了台阶,帮扶小有成绩。这其中有没有酒的作用?还真不好说。一年帮扶,浅显认知:与基层干部打交道,要以身作则,通情达理,公平公正,说话算数,奖罚分明。业余时间要打成一片,来点小酒,可以调动积极性。

  第二年年底,我到另一个乡党委任副职。大年初三,我值班。乡党委主要负责人找来10位同志陪我在食堂午餐,并事先言明,让我放开喝,下午有人替我值班。恭敬不如从命,11位轮流敬酒,我一一喝尽。接着,我请服务员拿来大茶杯,接过酒瓶,用酒杯斟了11杯,一次次倒进了茶杯里。我端起茶杯说,谢谢各位新年相陪,我就不一位位敬了,一次性敬各位,以表谢忱。“嚯”地一口,全部下肚。大家望了,连声说“好”。之后在乡里工作,依靠班子集体的力量,我和大家的关系都不错,生活上没有人和我闹酒,工作上也没有人和我闹别扭,协助和牵头做了些事情。

  在乡里喝酒,总体没有失态误事,但也出过洋相。一次一位乡领导家里办大事,全乡“四夏”大忙成绩斐然,大伙高兴,晚上开怀畅饮。也许是疲劳和喝得猛了些,我状态有点异常,有人提出用车子送我,我逞能:不碍事,骑上本市生产的“航空50”就走。乡领导不放心,让农业助理驾驶摩托保持距离跟着,以防万一。我骑着骑着,头有些晕,眼也模糊起来,撞上一堆软绵绵的东西,人和车都掼了下来。快起,扶车,我跨上还没熄火的摩托又上路了。助理一直跟着,看我平安到家,才返回。第二天在乡政府大院,我才听到新闻,说我昨晚撞到麦秸堆上去了,撞得快,爬得快,骑得也快。

  那个年代的生活、工作,常常打有饮酒的烙印,无论是光环还是阴影,就让它窖藏或消逝吧。回城工作以后,我又回到了退伍前的状态,无论公私、亲疏,无论场面大小,也无论怎么劝,不喝就是不喝。

  酒这个东西,在中外古今、城市农村,增了多少友谊,减了多少感情,误了多少事情,难了多少家庭,损了多少身体。酒这个东西,挺了多少“英雄”,瘫了多少狗熊啊。“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噢。”虚情假意的广告,说的比唱的好听,骨子里还是要你贪杯!明人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写道:“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意思是说:好名的人醉于朝廷官位,好利的人醉于民间财富,豪富的人醉于声色犬马,如何才能获得一剂清凉之药,使人们服下得到清醒。陈先生犀利地刻画了众生醉态。静心想来,大千世界,纷纷趋酒、醉酒者,何尝不是如此?即便不是如此,利弊得失,喜忧哀乐,饮者自知。公务员队伍要立标杆,树形象,讲纪律,自律喝酒;市井的人们呢,可减则减,欲戒则戒,能喝则喝,当自在、惬意和适度为宜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专版
饮酒记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先生奇谈
油菜花开
卖蛋翁
风(外一首)
高邮报副刊03饮酒记 2019-04-23 2 2019年04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