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1月0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邮人的“家数”
  □  贾怀景

  高邮人的话语里有一个词汇叫“家数”。孩子不懂事,犯了错,长辈会当面训斥和教诲一番,目的是让孩子懂点“家数”,将来成人;不然,出去做事,会被人家笑话,说某人家没“家数”。比方说,家中来客,设宴招待,小孙子“人来疯”,爬上桌拿起筷子就去搛自己喜欢吃的大虾。坐在一旁的爷爷脸一沉,用筷子在小孙子的筷头上敲了一下,喝道:“不得家数”(有时也说“不上家数”)。显然,这里的“家数”系指家规和家教。家规是家庭教育的内容,指日常生活的规矩、规范;家教则是对子女教育驯化的过程。在高邮人的“家数”中,饭桌上,客人、长辈不动筷子,家人、晚辈是不能先动筷子的。筷子如何拿,也是有讲究的,两只筷子只能一上一下去夹菜,不能并列、横着去铲菜,更不能在盘中乱翻、乱掏。吃饭要斯文,不能“穷吼”,嚼菜、喝粥不能发出很大的声响。我清楚记得,小时候,因家中弟兄多,入不敷出,食不果腹是常有的事。一次去亲戚家吃寿宴,去前,父母再三叮嘱:“宁生穷命,不生穷相。”席间,看到那么多平时少见的大鱼大肉,只能循规蹈矩,不敢造次。这些儿时所受的“家数”教育,至今言犹在耳。高邮人认为:不喊人(尊称)没“家数”;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人前跷二郎腿,没“家数”;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没“家数”;说话没大没小,指手画脚,唾沫星四飞,没“家数”……

  究其词源,我认为,“家数”与“礼数”应同出一辙。“家数”是“礼数”的一个分支。“礼数”指礼节和礼貌,从古至今,从书面语到口头语,全国范围都在使用。近年来,报纸杂志上谈论它的也不少。而“家数”仅见于高邮及周边地区,我询问了一些外地朋友,扬州有这个说法,泰州没有,苏南也没有。查百度词条,“家数”一词,出自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世之技艺,犹各有家数。”显然,这里的“家数”是指诗文、技艺的家法传统和流派风格。与高邮坊间的“家数”内涵大相径庭。“礼数”“家数”构词为什么都用了“数”?妄自揣摩,很可能与“数”的本义相关,无论是礼数还是家数,都不会只有一条,而是由很多方面、很多层次、很多条的规矩构成的。比如通常所说的“礼数”,就有居家、在校、处世、聚餐、出门、访人、会客、旅行、对众、馈赠、庆吊、称呼等十二个方面,上百条规范;高邮人的“家数”也不少。前不久,市文化部门让我提供高邮贾氏家族的《家训》,打算勒石以教化市民。就我所知,在高邮无论是名门望族或引车卖浆之家,都“各有家数”。诗书官宦门第出文人,他们有著述,或在族谱、祠堂、条幅中留下《家训》,而平民百姓则以“耳提面命”的方式传承“家数”。

  “家数”的关键在于养成和传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就是塑造人。家长要像园艺师、铸造师、雕刻家那样,在孩子可塑性最强的阶段,不断对其修剪、打磨、雕刻。“玉不琢不成器”,成人比成材更重要。塑造的“范”是什么?就是“家数”。高邮人有句老话,“从小定八十”,“从小”的教育就是“家数”教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牙牙学语起,父母就教他“喊人”,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后来父母不提醒,他都会主动叫,小嘴很甜,讨人喜欢。这样有“家数”的孩子,长大能不尊重师长、彬彬有礼吗?爷爷奶奶搀着孙子过马路,反复叮咛“红灯停,绿灯行”,剥下的香蕉皮先抓在手上,等走到有垃圾筒的地方再投进去,时间久了,习惯成自然,这样有“家数”的孩子长大后走向社会,能不遵守社会公德、具备环保意识吗?反观现在有些家长不惜代价,送孩子补数学、补外语、学钢琴、学绘画,自己得空则玩手机、打麻将、赴饭局、泡歌厅,与孩子的沟通大大减少,“家数”渐渐淡漠。走入误区的家教难道还不应该反思吗?“家数”传承最大的特点是“润物细无声”,父母喜欢读书,谈吐文雅,孩子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喜欢学习。吴越钱氏,诗书传家,是中国最传奇的家族,一千多年来人才辈出,仅现代的就有科学家“三钱”,国学大师钱穆、钱钟书,政治家钱其琛、钱正英等一长串名单。为什么这个家族长盛不衰?《钱氏家训》薪火相传,家风家教功不可没。高邮人的“家数”教育也是这个功能,靠的是长辈垂范,世代传承。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大家都有了“家数”,社会能不和谐吗?

  “家数”,多么美好的一个词汇,高邮人使用它,很可能只是世代相传的一种语言习惯,但它却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现实教化功能为高邮及周边地区的方言,增添了一抹绚丽的亮色。我看,它应该算得上高邮人的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报告解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公益广告
   第06版:副刊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两件小事
高邮人的“家数”
汪菊生家世探究
夜访“西南联大”
沟头
高邮报副刊06高邮人的“家数” 2019-01-04 2 2019年01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