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1月06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荷花塘的伢子们
  □  孙晓玲

  我的五年小学生活是在高邮荷花塘小学度过的。

  荷花塘小学历史悠久。民国31年,大运河倒口子,大水淹没了很多房屋农田。大水退后,北门大街街尾的低凹处,形成大水塘,不久便长出了荷花,成了荷花塘。“南门的神,北门的人。”北门一带人口密集,缺医少教,于是就填了荷花塘,建了学校,取名“荷花塘小学”。

  荷花塘小学坐东朝西,对着大街。说起校门,却不是想象中的大门,也就两扇木门对开,门的背面是一副门栓。门槛中间和靠门口的青砖地面,磨凹了不少。门头上的国旗很是醒目。门头边上有小半间平房,是校工陈伯伯住的。学校如有大东西进出,陈伯伯先把两扇大门从门窝里拉出来,再把门槛搬出来,最后在门口担一块木板,使内外地面有个坡度,这样,二轮板车进出就方便。

  学校也就十多间普通房子,有教室的房梁还是用粗木棍顶着。老师办公室靠窗处,堆放着学校的所有家当,最值钱的就是脚踏风琴了。顺着办公室的东山墙,有个后门,通小巷。学校没有下水道,每每雷雨时节,巴掌大的操场,就汪洋一片,东面的低矮教室更是水漫金山,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浮草、杂物、蛇虫百脚随处可见,课肯定上不了了,学生乐得自由。

  到荷花塘小学上学的学生,与中市口一带的不太好比。每家小孩都是三四个,有的更多。衣服也是“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书包是用碎布料拼接的,有个文具盒就很奢侈了。父母有双职工的,但大多是拖板车做搬运工的,做手艺的瓦匠、木匠、皮匠,摆个小糖人摊的,挑担子走街串巷做小买卖的,收鹅毛鸭毛的,拾荒的等等。他们早出晚归,苦钱养家是头等大事,小孩基本留给爷爷奶奶照应。爷爷奶奶扁担大的“一”字都不认得,家务活忙都忙不过来,更谈不上小孩的学习了。小孩纯属放养,靠天收,成绩好丑,并不重要。

  每年的新生报到,学校要求学生自带课桌和凳子,直到三年级。教室也相对高年级差些,两扇对开铺闼子门,高低不平的砖头地。冬天,风从门缝里吹来,冷飕飕的。窗子有花玻璃的,光玻璃的,也有用塑料皮外加根木棍钉上的,也有是空着的。学生带的课桌多半是家里的杌子(一人坐的凳子,齐膝高),也有带条长板凳,坐的就是小爬爬。于是,谁的桌凳高些大些,就被老师安排到教室后面坐,每小组之间的过道蜿蜒曲折。到了下课,学生一窝蜂地往外挤,那场面就是一群乱撞的小猪出栏。站在课桌、凳子上跳出去的;两手像玩双杠一样,撑着甩出去的,桌凳东倒西歪,凳子上的钉子剐坏衣裳是常事。学生在学校吵闹、打架属于家常便饭。因为大都是家门口的,打不过对方的,有时就喊出对方的诨名,“黑转子”“四赖皮”“三呆子”……有的还说出对方父母的名字,以这种方式“解恨”。男女生打架了,打不过的一方,会躲进厕所,直到上课的钟声响,才猴一样地溜进教室。

  学校东面的操场是块烂泥地,南面厕所门口,是几架高矮不等的双杠,下课的时候,人满为患。操场东北角有两棵树,两树丫之间横着一根竹篙,横篙上竖着两根用铅丝固定的中等粗竹篙,根部埋在土里。这样,爬竿就是体育课上最受欢迎的项目。我们两人一组,脱掉袜子,吐口唾沫在手上,双手一搓,扒上竹竿,有点脚汗更好,一点不滑,活脱一只只壁虎。当然也有胆小,爬两步摔下来的,遭大家一阵哄笑。老师也会教我们玩“跳马”,即一学生弯腰,手撑着双腿,轮流做“马”,其他同学小跑过来,双手撑在此同学后背上跃过去。遇到促狭鬼的“马”会突然起身,必然人仰马翻。体育课有时也会训练短跑,老师就带着我们去县种子站。种子站门口有一条通往新河的不宽的水泥路,正好可以当作跑道。通常是三人一组,随老师的口哨声,跑出去五六米时,下一组就接着跑。这样的训练一般安排在下午最后一节课,可以拖堂,我们就可以多跑几趟。在操场上上体育课,所有非体育课的教室都能听得很清楚,总是有学生探出头来张望,甚至手舞足蹈,影响上课,老师实在无奈,干脆让他站在教室外,看个够。

  放学了,我们不是回家,而是东南西北乱窜,跳皮筋、踢毽子、滚铁环、掼纸炮、拍火柴皮、转陀螺、拾布子子……去得最多的当然是运河堤了。正如汪曾祺先生所言:“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 ”我们骄傲地指认自家屋顶后,就忙着钻树林、滑坡台、跳船板、看猪群、数船队、戏河水,直到天黑且肚子“咕咕”叫的时候,才脏兮兮地归巢。

  斗转星移,荷花塘小学,如今只有那门头还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专版
故乡的上河堤
荷花塘的伢子们
一瓶药
老黄瓜
忽然感到幸福
高邮报副刊03荷花塘的伢子们 2018-11-06 2 2018年11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