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逻金氏“宝善堂”“贞节坊”探源
  最近,在车逻镇原山广村一金氏人家发现一块书有“贞节坊”的大理石石碑,此碑长约1.3米,宽60厘米,厚度25厘米。这一发现受到了原车逻镇党委副书记、现《车逻地方志》主笔吴德祥的关注,他要求把金氏贞节坊的历史搞清楚,把其内容挖掘出来并记入车逻纪事之中,用于丰富车逻镇志。 

  贞节牌坊是古时用来表彰女性从一而终的门楼。从道德上说,贞节,是对爱情的最终升华,长相厮守,不与他人。但是,从古至今,战争、灾难、人为不断,守寡妇女无数,而立贞节牌坊者可数。 

  在一夫一妻制建立以后,坚守贞操,是对配偶、对自己、对家庭、对后代负责的表现。这也是当下对“贞节牌坊”的批判已经由过去对传统封建的否定变得更为理性化的原因。 

  基于这样的考虑,为弄清楚贞节坊的来龙去脉,城南新区的金氏后人金大中便下决心对贞节坊进行探源。金先生通过网上搜索,并请市志办相关同志查询了《高邮州志》。高邮车逻金氏“宝善堂”“贞节坊”建立于清道光22年(即公元1842年)3月,旌表故民金国珠之妻林氏而建立的牌坊。据当地老人回忆,牌坊坐落于山墩庄后新茔,即高邮市车逻镇原山广村七组普济寺北约50米,黄金路东约60米处,为西南向,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贞节牌坊呈南北走向,长度约12米,三扇半圆门亦呈西偏南向,中间为主门,两边各一扇小半圆门,贞节牌坊高度大约8米,底层宽度约1.5米,用青砖砌成。主门两边各有一根石柱,上面刻有一副对联,内容不详。在主门正中顶部镶嵌刻有“圣旨”二字的汉白玉石头,下方镶嵌有汉白玉石头刻成的“贞节坊”石碑。属典型的古建筑风格。紧靠贞节牌坊东面有三座坟茔分别是金元科夫妻合葬墓、金国珠夫妻合葬墓、金永贵夫妻合葬墓。可惜的是贞节牌坊和墓园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洗劫一空,除有“贞节坊”石碑外,还有一副刻有对联的石柱还在,石柱被作为建筑材料砌入原车逻镇山广村七组山墩坎桥的下面,也许有一天会重现天日。据当地的村民回忆,柱子是四方形石柱,对联是正楷体。贞节坊遗址就在桥的东面60米处。 

  在清道光23年(即公元1843年)《高邮州志》续志第四册人物志及民国24年岁次乙亥重修族谱——江都东乡大桥镇第四区佘家坂佘瑞平编辑的“宝善堂金氏族谱”中有明确记载:金国珠是高邮车逻金氏“宝善堂”老五房第九世孙金元科三子,金氏第十世孙。生于乾隆四十四年(即公元1779年)已亥六月二十五日卯时,卒嘉庆十二年(即公元1807年)丁卯八月初二日申时,年29岁。娶林氏生于乾隆四十五年(即公元1780年)庚子九月二十八日,卒于道光二十年(即公元1840年)庚子二月十九日巳时寿61岁。居守节三十年。其子金永贵英年早逝年十九,其媳虞氏居守节二十年。婆媳双双守贞节,这在贞节人物志上是不多见的。并于清道光十七年(即公元1837年)受到皇上颁布“圣旨”旌表建坊。 

  这块“贞节坊” 碑上除了中间“贞节坊”三字外,在中间三个大字的左右分别刻有9名官员的职务,因时间久远,有的已模糊不清。为搞清楚这些官员的名字和职务颇费了一番功夫。由金氏后人金大中请少游书画社的杜贞林一起请教市政协原副主席朱延庆,又通过朱延庆请教市志办的相关负责人,并通过他们与扬州市志办联系,查阅相关资料,并通过网上搜索,终于弄清楚这9名官员的名称。他们分别是:著名清朝大臣、诗人,清道光时期礼部尚书部堂奎照,清代从一品官员,相当于现今中央宣传部长、外交部长、教育部长、文化部长的职位;清朝9位最高级别的封疆大臣之一——两江总督部堂陶澍,总辖区今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三省一市的军民政务,官秩从一品;江苏巡抚部院陈銮,相当于现在的江苏省省长职位;江苏督学部院祁隽藻,为省级别督察学校教学情形的行政人员;扬州府知府李璋煜;高邮州知州冯思澄;高邮州学政蒋锡琳;高邮州训导姚光发。从朝廷到地方有9位重量级官员在高邮车逻金氏“宝善堂”“贞节坊”石碑上署名,证明当时对金国珠之妻林氏事迹的重视。              夏在祥 金大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专版
高邮市民守则
东风骀荡中市口
车逻金氏“宝善堂”“贞节坊”探源
高邮报特别报道07车逻金氏“宝善堂”“贞节坊”探源 2018-10-10 2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