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31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琵琶社区:“邮驿先锋队”探索小区“微自治”
  编者按: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一头连着党委和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百姓。它是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城市文明的培养基地、社会稳定的减压器,社区建设事关民心向背的执政基础,事关宜居幸福的城市梦想。社区“小细胞”激发城市“大活力”。从本月开始,市民政局联合市新闻信息中心开辟《社区风采》专栏,说社区故事、道社区真情,全方面地展示和宣传各个社区工作亮点、特色以及社区工作者风采等。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琵琶社区的邮驿花苑是拆迁安置小区,居民主要是原老旧民房户以及原太平村渔民,人员结构比较复杂,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贫困家庭比较多,物业管理不到位,小区环境比较差。如何甩掉“重点问题小区”帽子,仅仅依靠社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利用小区资源解决小区问题,为此,琵琶社区成立了一支党员为主、群众参与的“邮驿先锋队”,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通过“三做”促“三改”,彻底改变了邮驿花苑小区的面貌,成为了琵琶社区加强居民自治的一个微缩版。

  帮扶感动主动做,一改小区居民不愿沟通的状况。家住在邮驿花苑的李桂梅,退休在家料理家务,和周围邻里相处不多,少言寡语、郁郁寡欢。邮驿先锋队看在了眼里,放在了心上,组织几个党员和热心的群众走进李桂梅的家中与她聊家常、聊生活、聊子女,可是李桂梅依旧不敞开心扉,只是敷衍的回答。经过先锋队一次次上门谈心,一次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久而久之,真心相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先锋队了解到,李桂梅一个人将自己的儿子抚养长大结婚生子,可是就在一年前,她自己被查出患有胰腺癌,终日饱受着疾病的折磨。得知这一情况后,邮驿先锋队及时联系了社区,恰逢全市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到户”活动,经过社区民主商议,一致同意将李桂梅列入琵琶社区困难家庭,有针对性进行帮扶。就是在先锋队队员的一次次嘘寒问暖、谈心谈话中,李桂梅慢慢开始愿意与他们交谈、与邻居沟通,生活中的烦恼逐步得到了释放。

  党群联动争先做,一改小区居民家风不正的问题。家住邮驿花苑的白玉兰,常年瘫痪在床,三个女儿都对她不管不问,但庆幸的是,她有一个好媳妇杨松香,几年如一日的照顾老人家的饮食起居生活,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先锋队了解情况后,将其孝亲敬老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她也因此成为了小区左邻右舍子女们的榜样。此外,由于杨松香退休在家,在外做保安补贴家用,微薄的工资远远不够家里的生活开销,先锋队主动到社区了解申请重残的条件与流程,帮她填表格、跑手续,耐心细致的为她做好一切事务,给予她经济上的支持。老人家的三个女儿在面对小区居民无声谴责、面对社区和先锋队的无私奉献时,也慢慢对自己母亲开始接纳,尽起了为人子女的基本职责。

  模范促动自觉做,一改小区居民文明素质不高的问题。前几年的邮驿花苑,小区内毁绿种菜、墙体乱涂写、乱张贴、杂物乱堆放,人员居住复杂,衍生出很多社区矛盾。很多业主拒不交物业费,连续炒鱿鱼炒走两家物业公司。先锋队队长张桂珍作为一名老党员,自己首先动手清理门前的杂物垃圾,并义务为小区除草、除菜,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着周边的居民,时间久了,先锋队的队员和一些热心居民纷纷开始行动,小区环境得到了整治。不仅在环境整治方面,就连物业管理的难题也被他们解决了。小区业主赵文霞是拒不交物业费的代表,张桂珍一次次上门进行劝导,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对其做思想工作,使得赵文霞深受感动,同意缴纳物业费,并且也加入了这支先锋队。

  琵琶社区由党员代表挑头推行居民“微自治”模式不仅改变了过去社区居委会“大包大揽”模式,也有效解决了社区管理所面临的各种尴尬,在一定程度上疏通了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激活了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居民在社区的引导下,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管理服务转变为主动参与社区大家庭的维护建设,真正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讯员 李虎 姜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专版
   第06版:副刊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专版
高邮市民守则
王浩:创新担当带领乡亲共致富
琵琶社区:“邮驿先锋队”探索小区“微自治”
高邮报特别报道04琵琶社区:“邮驿先锋队”探索小区“微自治” 2018-08-31 2 2018年08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