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读《高邮乡镇工业六十年》
~~~——读《高邮乡镇工业六十年》
~~~——读《高邮乡镇工业六十年》
2018年07月26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负责任苦 尽责任乐
——读《高邮乡镇工业六十年》
  □  朱延庆 

  孙平同志手捧他的新作《高邮乡镇工业六十年》(下称《六十年》)来我家的时候,我见到该书,先是惊异,既而欣喜,初读后钦佩。

  《六十年》是孙平耗时7年,利用业余时间起早带晚、夜以继日写成的110万字并自费10余万元刊出的著作,是我市第一部关于乡镇工业较为准确、真实、全面、完整、系统的文献资料。 

  乡镇工业的兴起、成长过程是中国农村、农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卓有成效的实践,加快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与国际的良好接轨,造就了大批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人才,新生了独特的乡镇企业文化。

  一些中外科学家用研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式、方法对伦理道德进行了认真、仔细、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责任伦理是人类所有的道德伦理中的第一伦理。人生在世,只要你是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子孙中的任何一员,你就必须尽到其中一员的责任,还有工作单位的责任,社会成员的责任等,至于历史的责任那更是厚重的、有深度理性的、有较高境界的责任。

  强烈的责任感源于爱。 

  《六十年》的作者爱事业。西谚云:事业是生命之盐。孙平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在乡镇工业的相关部门工作,并参与有关方面的建设和管理。近40年来他对乡镇工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乡镇工业确立了它在国民经济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对中国农村经济、地区工业和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事业兴旺发达了,高兴;事业遇到了挫折,忧愁,并尽其所能,使之走出困境。对于乡镇工业的感情就如同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盐一样。生命中倘无盐,生命也就难以存在了。生命力的驱使成为前进的巨大力量。 

  《六十年》的作者爱家乡。家乡是缩小了的祖国,祖国是放大了的家乡。爱祖国与爱家乡的情感是一致的。近60年来,在家乡高邮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中,乡镇工业立了大功。高邮乡镇工业经历了合作起步、盲目冒进、屡仆屡起、百废俱兴、锐意改革、走出辉煌等阶段。每一阶段作者都倾心地关注,尽职尽力,希望家乡的乡镇工业在困顿中崛起、在发展中扬帆。在高邮乡镇工业兴起、发展的大潮中,涌现出了大批敢闯、有志气、有谋略、有作为的企业家,作者称之为“名流”,并从中遴选了37 位,简要地介绍了他们的事迹,类似于“史”“志”中的“人物表”。在37位“名流”中,有的潮起潮落 ,有的潮落潮起,有的已经谢世,有的成为当今高邮工业的中坚。他们创业艰辛,守业艰难,开拓艰巨,在作者平实的叙述中使人受到启迪和教益。名流,风流,奋斗精神将永远传流。2011年后,高邮的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目前已进入转型关键期,我们似乎看到了乡镇工业巨大的渗透力、影响力。60 年的历程,60年的期盼,60年的努力,60年的深情,60年的祈福,家乡高邮工业建设的神经紧紧连接着作者的心。

  《六十年》的作者爱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事是人干出来的,过往的大量的人和事便成了“史”。在浩如烟海的“ 史”“志”中,当然还有大量的典籍和著作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里是大文化概念,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都得以保存、传流,激励人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任何“史”“志”都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为生命。司马迁写《史记》,往往在篇末有“ 太史公曰”,对所记述的内容加以点评。即使这样,后来人也会从他所记述的文字中体悟出与司马迁点评不相同的结论。可见“史”“志”重在真实地记录历史,所谓“秉笔直书”,让事实讲话。《六十年》 的作者深明个中道理。司马迁修《史记》,班固修《汉书》,宋濂编《元史》,张廷玉编《明史》等都是官方行为,而且有一班人马,有的套固定的体例、程式。《六十年》既非“史”,又非“志”, 但以“史”存真,以“志”规范,凭借作者所掌握的大量史实、数据等资料,独辟蹊径,彰显个性, 开设了《文化掇英编》,这在企业史、企业志的工作中是创新的。在这编中,作者写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写到了几十年来高邮乡镇工业的厂名、字号、商标、广告等。在高邮大地上出现过的厂名 、字号、商标、广告等,《六十年》几乎囊括了,成了“大全”。一些厂家的企业精神、道德规范、 经营理念、企业宗旨、企业愿景等,至今仍然有其现实意义。书中还注重提升经营者、企业员工的素质修养,提倡“儒商风貌、公仆情怀”,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努力在书中体现。文化是企业之魂。《六十年》将企业文化独立成编,是很有见地的,正如在我市担任6年党政主要领导,后又任江苏省乡镇企业管理局负责人的孙龙山同志在《六十年》序中所说:“《文化掇英编》以简单示例的方式诠释独特的乡镇企业的系统文化记载似很少见。”还有一些内容如管理体例、荣誉金榜、边际文档、 焦点文论、新闻报道、时事短评、政务信息等,应当也属于文化范畴,作者分别单独列为《残卷辑佚编》《逸稿集粹编》,倘在正史、志中就难以编入了。

  《六十年》似乎使人隐隐约约见到、感受到中华民族积极向上、向善的坚强意志和执着奋斗精神的川流不息。明清之际浙江海宁有位史家谈迁,他个人决心要编修明史《国榷》,博览群书,遍访明代遗臣名将,日夜兼程,寒暑易书,编年体的《国榷》快写成了,可窃贼将他的手稿偷走了,他悔恨交加后重振精神,只要人在,《国榷》就会在。谈迁于是重新撰稿,历30年,凡500万字,新的《国榷》写成了 ,史家评论其史料价值超过张廷玉等官方编写的《明史》。这使人想起河南临颖县南街村。该村是全国最美的十大乡村之一,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大干社会主义,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村中高高立着几块石碑,其中有一块上面刻着陶行知的一首诗:傻瓜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陶行知提倡的“傻”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民族基因:坚韧不拔、向上向善、奋斗创造的精神和爱国情怀。 

  人生在世肩负各种责任。负责任者为实现责任会吃苦,小责任小苦,大责任大苦, 为实现重大使命会吃尽千辛万苦。为国家的兴旺发达而吃苦,再苦也在所不辞。人的一生是肩负一个责任又一个责任的一生,其过程是苦的,但尽责任了,是乐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6版:悦读
   第07版:教育园地
   第08版:专版
高邮市民文明行为10条
《秦邮金氏族谱》序
负责任苦 尽责任乐
高邮报悦读06负责任苦 尽责任乐 2018-07-26 2 2018年07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