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去卸甲小学参加了“三校联动”活动。听了两节语文课,感觉卸甲小学不愧被称为“书法学校”。该校对学生的写字教学尤为重视且有一定的成效。回想自己的教学,自己班里学生的书写,真是感慨颇多。或许不只是我班学生,应该说现在部分学生的书写并不容乐观,多数学生的字或呆板僵硬或“龙飞凤舞”。学习之后我对写字教学有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练习写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有的人长期坚持一种端正的、较为美观的样式去写字,结果这个人慢慢地随着这种习惯的养成,字也就写得端正、规范、美观。有的人长期按潦草、不规范的习惯去写,这样慢慢地他的字也就形成了那种潦草、不规范的样式。和其他的诸如卫生、言行等习惯一样,写字这项习惯的养成,也重在长期反复纠正中逐渐形成。而且,这样的过程也是枯燥的。所以,要把字写得端正、规范甚至美观,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贵在坚持。长期的坚持,必将使好的习惯养成。这种好习惯的养成,就需要老师们的引导。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书法名家的感人故事,去感化学生。这些故事既能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还能让他们明白,练好字是一个长期坚持的缓慢过程,是要持之以恒地坚持的。
二、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写字要求
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写字这门技术或者写字这种习惯的养成是有明显的差异的。如:低年级的学生,我们老师要在指导其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上下功夫,中高年级要让学生知道写字需要去认真、仔细观察练习册中提供的范字的结构、笔画。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观察力是不一样的;观察到了,就得去模仿范字的书写形态,不能随心所欲地乱写。而从这样的模仿到把好的字的样式内化成自己书写能力的过程,不同年龄段学生需要的时间、需要的思考力是不一样的。
据以上所述,我们不可能对全体学生提出一个同样的写字标准与要求。低年级的学生要求他写端正、规范就行了,中年级的可要求稍有美观,高年级的学生可在以上基础上再要求其书写有一定的速度。
其实,不光是从年龄段来看,就是从不同的个人来看,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也要有一定差异。
三、尽量运用激励机制去克服写字过程的枯燥性
教学写字时,老师应尽量用一些艺术化的方式去帮助学生克服练字的枯燥。如引导学生去欣赏一些书法作品,让他们去感受书艺的美,使他们觉得写字也是一种美的创造。读一读书法家练字的故事,去感染学生,去激励学生。定期让他们进行写字交流,表彰进步快、书写美观的学生,也是对他们的激励。也可结合一些节日,如三八节给妈妈写贺卡,教师节给老师写贺卡,比比谁的字漂亮。平时作业要求学生规范书写,达到一提笔即练字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