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5月21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游八达岭长城
  □  张永锋

  毛泽东在《清平乐六盘山》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自26号晚到达北京,来到北京已五天,游览了故宫、景山公园、北海公园、颐和园、大观园,却还没有游览长城。适逢周六妹妹休息,于是跟妹妹相约一起游八达岭长城。

  登上长城后,先与妹妹确定游览路线,然后开始游览。先游览北八楼,坡陡路滑,地势险要,游人众多,需扶着栏杆往上爬。越靠近北八楼,游人越多,摩肩接踵,几难行进。北八楼为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敌楼,站在北八楼,居高临下,放眼望去,群山起伏,重岩叠嶂,树木茂密,郁郁葱葱,壮丽而又不失秀美。长城依山而建,蜿蜒曲折,雄伟险峻,一直到视野尽处,犹如一条巨龙横亘在山脊上,气势非凡,让人震撼。

  游完北八楼后,便往南游览,地势起起伏伏,游人比北八楼要少得多。山上空气新鲜,一阵风吹来,让人心旷神怡。与妹妹一边走着一边欣赏着长城内外的风光,遇到风景秀美处便停下来看一看,拍一下照,留住美丽瞬间。

  从北四楼到北三楼,地势险峻,坡度很大,需扶着栏杆往下走。等走到关城时,妹妹已疲惫不堪,于是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在登城入口处的南边陈列着五门古炮,最大的一门为崇祯年间铸造的神威大将军炮,炮身上有铭文“敕赐神威大将军”,另有四门小炮。据《武备志》记载,“古代以机发石,其机之木架,形如虎蹲。后来使用火炮,炮身短而粗大,以发开花弹者,名虎蹲炮,俗称田鸡炮。”大明已逝,长城内外烽烟不再,只留下几门古炮让后人凭吊,遥想边关往日的峥嵘岁月。

  过了一会儿,妹妹继续在关城休息,我便从南一楼往南游览。南边游人稀少,不时能看到一些外国人。从南三楼到南四楼之间,山势陡峭,城墙有五百多米,有时是斜坡,有时是台阶,最险要处坡度有70度,爬起来颇为吃力。南四楼与北四楼位于两座山峰之上,南北遥相呼应。站在南四楼,放眼远眺,长城盘旋延伸于崇山峻岭之中,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四周,风光旖旎,浑然一体,仿佛一幅美丽的图画。

  此时,没有了游人的喧嚣,精神放松,心随意动,尽情领略长城的壮美,脑中不时闪过一些诗句: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五百年。颇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感觉,真可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人到了长城,心中便不自觉地多了几分豪气。我觉得到了这才算真正的游览长城,只可惜大部分人从众,而忽略了此处的美景。

  漫步长城之上,不少地方都能看到游人扔的垃圾,城墙上刻画严重,有的只写姓名,有的写了省市县及姓名,还有的写某某到此一游。那一道道划痕,就像是一道道伤痕,非常扎眼,长城已难看到一块完整的城砖,早已遍体鳞伤,我仿佛听到了长城在哭泣。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长城,除了向世人展示了它的魅力,也向世人展示了它的痛,它的无奈与悲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特别报道
一座庵,两本书
漫长等待里的悲情细节
游八达岭长城
访盂城驿
高邮报副刊03游八达岭长城 2018-05-21 2 2018年05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