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4月24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搬运工
  □  林华鹏

  家里卫生间装修需要一吨左右的黄沙,因为分量少,用吊车不划算,便托朋友找了一个搬运工。市场行情是一吨黄沙运上楼,一楼层三十元,我家住三楼,讲好价钱是九十元。

  那天天气很好,瓦工师傅急等着铺地砖,再三催促我早点找人将黄沙运上楼。打电话给搬运工,左等右等,九点半才到。

  搬运工姓陈,高高的个子,身体显得很单薄,几道纵深的皱纹印在长方脸上,一头乌黑的头发些许干枯,约莫五十多岁。“师傅,您多大啦?”我顺口问道。“今年整七十岁。”老陈沙哑的声音让我心头一震,心想,朋友怎么搞的,找个这么大岁数的搬运工,万一上楼下楼有个闪失那怎么得了。不过,老陈长得真是显年轻,而且给人的第一印象,他是个老实巴交的人。

  正思忖着,在外购买蛇皮袋的瓦工师傅打来电话,“送地砖的马上到了,人家不负责送上楼,否则另外加一百块钱。”我不住地点头,“好的,好的。”其实,卫生间一共才九十多块地砖,送上楼就要一百块,有点多了。老陈好像看出了我心思,“小兄弟,我给你搬地砖吧,你加五十块就行。”“好。”我欣然答应。

  见老陈实在,我连忙从房间里拿一盒烟,并掏出一百五十元往他手里塞。“师傅,钱先付给你,这烟你拿着抽……”我话还没说完,老陈缩了缩手,抓了抓头,语气平和地说:“运沙子是九十块,不过瓦工师傅说要先装进蛇皮袋,这要加三十块钱。”我又掏出三十元递给他,“应该的,应该的。”

  老陈下了楼,从电动三轮车上取下铁锹、担子和手套。不一会儿,瓦工师傅买来了蛇皮袋。老陈接过袋子,弓着身子,一锹一锹地将黄沙往袋里装。随着一只只袋子鼓胀起来,地面的沙堆逐渐缩小。我想上前打个帮手,怕是帮了倒忙,于是就这么静静地欣赏老陈干活。

  太阳高照,老阵的身影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那挥动铁锹的臂膀显得那么苍劲有力。地面的黄沙在他手里像个工艺品,被他的铁锹切割得平整四方。奇怪的是,干如此重的体力活,他的额头居然没有冒汗。看来,老陈是一个长年干体力活的人。

  黄沙全部装进袋,老陈只用了一个钟头。我端来一碗凉开水,老陈也不客气,咕咚咕咚地喝了个底朝天。喝完水,他用衣袖抹了下嘴,又开始干活了。

  不到十二点,老陈将黄沙和地砖全都搬上了楼。看他汗也不出气也不喘的样子,我打心底佩服。“师傅,就在这里吃个便饭吧。”我的话一出,老陈退了一步,又抓了抓头,“这怎么好意思。”

  考虑到老陈刚干了这么重的活,我便用大碗给他装了米饭。吃饭时,老陈有点不自在,只顾往嘴里扒饭,不怎么吃菜。我起身给他搛菜,招呼他多吃点。还是岳母主动与他聊起了家常,老陈的话才多了起来。

  老陈说,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在扬州,一个在高邮,孙子比他高一个头。老陈也说起了他们那代人的苦日子,年轻时光干活吃不饱,记得一次一顿吃了三斤米饭,现在半斤就够了。“现在赶上好时代了,可惜干体力活的人少了,我最多一天挣过五百块的,我一年挣个七八万不成问题。”老陈边吃边谈。这顿饭,我们吃了近一个小时。

  临走时,老陈摸出二十元要递给我,“你们又给我烟,又管我饭,还不把我当外人,这二十块钱……”我推开老陈那双像砂纸般的粗手,把他送下了楼。

  老陈熟悉地跨上电动三轮车,向我摆了摆手。

  “我们不一样,不一样……”这歌声是从老陈沙哑的喉咙里发出的,他居然唱起了网络流行歌曲。也许他只会这么一两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特别报道
芦苇荡之歌(歌词)
有些话要大声说出来
待人要真心
我的爷爷
搬运工
雨后春笋
清晨十分
高邮报副刊03搬运工 2018-04-24 2 2018年04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