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身心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寒冬易上火 清火有窍门
  冬季气候比较干燥,上火的人群多起来。人体为什么会上火?哪些人群易上火?上火后又该怎么办?

  其实,所谓上火,是指人体经常会出现咽喉肿痛、耳鸣、目赤、牙龈肿痛、口腔溃疡、便秘、尿赤等表现。除了天气因素外,情绪波动、劳累过度、饮食不当、消化不良等原因,都会导致体内产生各种“热”的症状。中医认为只要人体阴阳失衡,一年四季都可以上火,加上冬天的季节特征,更容易上火。

  从体质角度看,阴虚质人群最容易上火。阴虚质是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这种人形体瘦长,手足心热,平素容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少苔。性格急躁,外向好动,不耐热。

  湿热质人群平素湿热内蕴,也容易上火,表现为鼻部油腻或油光发亮,易生痤疮或疥疮,口苦或嘴里有异味,皮肤易瘙痒,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濡数。当然气郁质的人相对也容易上火。

  而气虚质、阳虚质不容易上火。这部分人阳气不足,平素少气懒言、畏寒明显,容易疲劳,反复感冒,手足不温,大便稀薄,喜热。

  应对“上火”需辨清虚实和部位,这方面专业性很强,不展开阐述。“上火”的治疗有补虚、泻实、清热、温阳,更有引火归元。切忌见火治火,不可一味清热泻火或养阴降火,这就要求医生辩证求因,灵活用药。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要想防治“上火”先得学些生活小窍门。每天早睡早起,收养神气,早晨空气中氧含量高,宜早起,吐故纳新,夜晚宜早睡养神。饮食宜贯彻“少辛多酸”的原则,多食辛容易上火,加重肺燥;多食酸可以顾护阴津,减少津液流失,酸能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泄肺。保持精神安宁,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情绪保持平静,不急不躁,心平气和。运动有节,调养气血,不宜剧烈运动,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运动时间以半小时为宜。适度多饮水,并食用养阴润燥的食物,以提高肺脏的抵抗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身心健康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教育园地
   第08版:专版
冬令养生六字要诀:御寒 养肾 闭藏
冬季分时段晒太阳 养生效果事半功倍
喝水应注意几个“坏习惯”
身心健康
寒冬易上火 清火有窍门
冬天泡脚,没你想得这么简单
高邮报身心健康05寒冬易上火 清火有窍门 2017-12-21 2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