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象。天刚放亮,收割机的轰鸣声就响彻四野。为了防止公路沿线的村民晒稻,7日上午一大早,市公路站路政人员就上路巡查了。三垛路政中队负责人于怀州巡查到333省道三垛段,远远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路上摊晒稻子。
“王大爷,前天您不是答应不在路上晒稻的吗,怎么今天又晒了呢?”面对路政人员的质疑,王大爷站在路边,不好意思地直搓手。原来,两天前,三垛路政中队执法人员进村入户宣传秋收公路安全时,王大爷就明确表示,今年割了稻子,绝不上路晒。
“我也知道在路上晒粮不应该。”王大爷着急地解释说,自己家只有他和老伴留守种田。家里的院子小,粮食晒不下。几年前,就发生过粮食因连续阴雨晒不干,被迫低价出售的事。这两天,他已经在家附近转了好几圈,实在找不到晒稻的地方。
“大爷,不要急。现在先帮您把稻子收起来,至于晒场,一定帮您想办法。”于怀州安慰道。根据市公路站的要求,这些年每到收割季节,大爷家附近的三垛工区都腾出场地,供周边村民晾晒抢收到手的粮食。他立即与工区联系,得知有个村民在工区大院所晒的稻子已经干了,场地有空缺。“大爷,我们帮您联系好了,现在就将稻子运到工区去。”王大爷一听,悬着的心一下子落了地。
随后,三垛路政中队的执法人员赶紧帮助王大爷将稻子运到工区大院里,并且摊铺好,还关照工区里的人帮忙翻晒,直到晒干为止。临行前,于怀州拉着王大爷的手说:“往后农忙晒粮,您一定提前告诉我,我们来帮您晒。此外,还请转告乡亲,大忙时节,公路部门的场地都向村民敞开,欢迎大家来!”王大爷激动得连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