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9月29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时的中秋
  □  朱桂明

  祭月,是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也最有意思。小时候,到了这一天的晚上,吃罢晚饭,就只等这一刻的到来。

  外面亮堂起来。我们知道,月亮露脸了,随即跳出家门。沿着我们的目光,月亮悄悄翻过屋脊,来到小院。眼前似乎一下子空阔了许多,明朗了许多。月亮越升越高,兴奋无比的我们,直勾勾地望着屋里的动静,知道祭月马上就要开始。

  此时,父母抬出吃饭的桌子,放上准备好的供品。

  用来祭月的月饼,叫做“月宫饼”,大碗口般大。很好看,油油的,有两圈暗红色的印。月宫饼是供品的核心,围在它四周的还有——焖芋头,芋头圆乎乎的。连枝藕,白胖胖的。烀老菱,老菱四角尖尖的。煮豆荚,豆荚绿绿的。鲜石榴,红红的。  

  父亲面月三拜,燃上三炷香,烟雾袅袅。

  母亲合掌,念念有词,不知所云。长大后,方才明白,母亲是在为我们祈祷,希望月神保佑一家老小健康平安。

  我们站在一旁,与往年一样,说起了儿歌:“月亮粑粑,照进他家。他家有只兔子,吃我豆子。我拿棍子打它,它叫我一声舅舅。舅舅龟,爬草堆。生鳖蛋,抱小龟。小龟卖,大龟在家里面炒咸菜。不得油,掼锅盖。”说到“掼锅盖”三字,姐妹兄弟五个齐声拉长加重,说完戛然而止。那阵势,你肯定没见过。现在,谁家见过这么多孩子!

  小院静了下来。

  父亲掏出火柴,点起放在桌边的一个纸糊的小宝塔,红色的,还带点黄,有花纹。我们暗自高兴,燃完宝塔,祭月就结束;一结束,即可享嘴福。

  火焰跳跃着,在父亲的手中,煞是美丽。为什么要点燃宝塔,至今不明白。当初应该问问,真后悔!

  “快烧到手了!”我刚想喊,父亲已把冒着火焰未燃尽的小宝塔抛向空中。“呼呼——”火苗一窜,慢慢下沉。不一会儿,熄了,留下一阵青烟。

  好家伙,我们一哄而上,咂咕咂咕起来。有两样东西,我们不动。藕是生的,第二天的一顿好中饭菜,用糖醋炒。月宫饼须有一物相伴,吃起来才更有滋味。这一物明晨才有,所以月宫饼也得留着。

  芋头撕皮蘸糖吃,又粉又甜。老菱剥壳有难度,但味道特别,戳嘴也值。豆荚香而鲜,吃了还想再吃。石榴中看却吃起来费事,小男孩没耐性,没有什么诱惑力。姐姐们爱美,一人拿了一个。

  吃足了,该赏月了!

  我们来到小桥河边。凉风习习,岸柳婆娑。皎洁的月光下,那几座横卧南北的拱桥,显得格外安静。流水与蟋蟀互和,低吟着,夜更迷人。月在走,云在动。姐姐们说,那是“彩云追月”。我们亦加快步伐,追着云,赶着月。姐姐们窃窃私语,那是她们心中的秘密。让我感兴趣的是——月宫里的玉兔、丹桂、吴刚、嫦娥……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却不能再玩了。姐姐们硬把我拽回家,明天还要上学呢。

  睡觉前,母亲关照大姐明天起早去买烧饼。

  家乡的烧饼有两类。一类放油,加配料,比较贵。一类不放油,不加配料,俗称“光烧饼”。我所说“一物”及母亲所要买,就是指光烧饼。

  光烧饼便宜。那些引车卖浆者,每每花上二两粮票五分钱,就能买到两个,再加两大碗免费提供的白开水,一顿早饭解决了。尤其是在大冬天,吃得饱饱的,喝得暖暖的,干活有劲。光烧饼,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家乡人厚道,凡有客来,必招待;不是打蛋茶,就是煮光烧饼。如果只来一位客,一只光烧饼就够。将它撕成小块,放油炒,加水煮。一开就起锅,能盛一大碗。放点糖,非常好吃。

  平时,两类烧饼一起卖。唯独中秋节的第二天,只卖光烧饼;放油加配料的,做出来也没人买。家乡有个风俗——月饼,要用光烧饼夹起来吃。我们这里流行的是“苏式月饼”,它是用油和糖拌起来的。单吃,太油太甜。光烧饼无油无糖,用它夹苏式月饼,正对劲,吃起来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有人要问,为何不安排中秋节当天。道理很简单,祭月之后才能吃月饼,这是对月神的尊重。且光烧饼又必须吃热的——这样一来,就只能安排在中秋节的第二天早晨了。也好,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副刊
   第08版:专版
西佛楼五年
岁月怀想,岁月留痕
儿时的中秋
识月
高邮报副刊07儿时的中秋 2017-09-29 2 2017年09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