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视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8月1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邮湖刀鱼银鱼喜获丰收
  高邮湖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梅鲚(俗称毛刀鱼)和银鱼是湖区特产。高邮湖梅鲚有两个品种,一种是短颌鲚,一种是长颌鲚。长颌鲚与长江刀鱼为同一个品种,区别在于生长环境——湖鲚常年生活在湖区,不会往返长江大海。

  8月10日,高邮湖梅鲚和银鱼进入全面捕捞期。渔民们以家庭为单位,8个家庭为一组,组成“船帮”结网捕捞,一般一网在4万至6万斤,最多的一网可捕近10万斤。

  高宝邵伯湖渔政监督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孔翔介绍:“兜网和滩网是捕捞梅鲚的专门工具,扳网是捕捞银鱼的专门工具。因此,6月1日高邮湖开捕后,只要限制这几种渔具,就能起到禁捕梅鲚和银鱼的作用。高邮湖进入全面捕捞期后,在湖区从事捕捞,必须有许可证,而且必须使用规定的渔具渔法,即只能用刺网捕捞,而不能用其他渔具。”

  15日清晨,记者随高宝邵伯湖渔政监督支队三大队队员乘快艇来到高邮湖捕捞区,看到现场有10多艘捕捞船,上面的18位渔民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在渔船的一侧,庞大的鱼群吸引了上千只前来捕食的鸟类在大围网周边飞翔,场面十分壮观。

  徐万斌是高邮镇渔民,也是8户渔民捕捞队的队长。他介绍说:“我们从凌晨3点就下湖,一直拉到上午9:30左右才开始收网。”他指着围网告诉记者:“今天这网产量大概在五六万斤左右。今年梅鲚的产量要比往年高得多,一是因为湖水水质明显好转;二是气温比往年高,可能对梅鲚和银鱼生长较为有利;三是今年湖水水位低,相对好捕些。去年水大,一网最多也就2万斤左右。”

  在高邮湖湖滨码头,一辆大吊车不停地将满船的梅鲚吊装到停靠在码头边的大货车上。记者与吊车司机攀谈起来。他告诉记者,他开吊车每天从上午10时一直到忙到晚上7时,每次吊车大约吊六七百斤鱼到前来装运梅鲚的运输车上,这些梅鲚大多被运到苏南市场或进入冷库冷藏,最终制作成罐头或用作养螃蟹的饲料等。

  市农委副主任吴朝森告诉记者,今年渔业产量大幅增加,与我市开展“263”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效密不可分。特别是湖区周边部分化工企业关停后,大大改善了高邮湖水质。同时,江苏省高宝邵伯湖渔政办适时增加了湖水水体流动性,对渔业产量增加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市渔政监督大队为维护湖区生态环境,开展了系列打击电鱼、炸鱼、毒鱼等破坏渔业生产秩序的专项行动,有效地保护了湖区水产品资源。

  王林山  文/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视觉新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副刊
   第08版:广告
高邮湖刀鱼银鱼喜获丰收
高邮报视觉新闻03高邮湖刀鱼银鱼喜获丰收 2017-08-18 2 2017年08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