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暧冬和少雨天气影响,今年美国白蛾世代发生已经提前。据市林业部门监测:4月18日,我市已发现美国白蛾成虫,并于4月下旬出现羽化高峰期;5月7日发现第一代美国白蛾幼虫,并开始结网取食。目前,我市美国白蛾已进入危害期,防治刻不容缓。
美国白蛾危害性极大 :
成虫1年繁殖2亿 可食100亩成片林树叶
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的检疫害虫,繁殖力强、传播快、食性杂、寄主范围广,在我国寄主植物多达300多种,1979年从朝鲜的新义州传入我国辽宁省丹东市。2015年9月25日在我市首次发现;2016我市13个乡镇均有发现美国白蛾,村级疫点数146个,受害面积1414.3亩,受害株数33388株。
美国白蛾与普通的灯蛾大小相仿,体躯白色,雄虫翅膀上有黑色斑点,长度1.2厘米至1.5厘米,翅展4厘米左右。如此不起眼的虫子,破坏力极强,危害性极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繁殖能力强。在江淮地区,每年可繁殖3至4代,如果不加防控,1只成虫1年可以繁殖2亿只幼虫,可以吃掉100亩成片林的树叶。其次是“组团作案”。美国白蛾卵块孵化后有群居和吐丝结网的习性,1至4龄幼虫将局部枝条及叶片吐丝结成网幕状,在网内取食叶片;随着虫龄的增长,幼虫不断将网幕增大以扩充食料;5龄后幼虫爬出网幕单独活动、取食,把树叶吃光的幼虫向附近的农作物、花卉、杂草等转移为害。 第三是适应性强。幼虫可以忍受15天的饥饿,忍受零下16摄氏度的严寒和40摄氏度的高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蛹都能化茧成蝶。第四是食性杂。幼虫可取食绝大多数阔叶树以及灌木、花卉、蔬菜、农作物、杂草,具有暴食性,并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尤其是5龄后食量剧增,有时3至4天内就可将一棵树叶子吃光。 第五是干扰百姓日常生活。一旦暴发,幼虫将成群结队进入百姓家中,上床铺、入灶台,十分恐怖。
美国白蛾防治有对策:
抓住关键环节及时进行人工及物技控制
蛾已经来袭,它的危害可以持续到10月底。为此,市林业站提醒各地群众,务必众志成城防控消灭美国白蛾。
10日上午,就如何防控美国白蛾,记者专门采访了市林业站站长张才志。他认为防控美国白蛾,要打“人民战争”,各地要统一行动,抓住第一、二、三代幼虫危害期“三个时机”和成虫羽化期、卵期、幼虫网幕期和下树化蛹期等“四个环节”,采取人工和物技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性诱捕器和杀虫灯诱杀。在成虫羽化期,利用性诱捕器诱杀:美国白蛾性信息素诱捕器的最远诱虫距离约为400m,100m以内效果最好。诱捕器的设置高度对诱虫效果亦有很大影响,春季以树冠下层枝条(2.0~2.5m)为宜,夏季世代以树冠中上层(5~6m)诱虫效果最佳。利用杀虫灯诱杀:在村庄四旁、林带及片林内,相隔400米左右安装杀虫灯,每天从下午7时至次日6时开灯诱杀。
人工剪除网幕。具体方法:在美国白蛾3龄前,每2至3天重点找寻一次网幕,发现后用高枝剪及时剪下并销毁。剪网时注意不能使网幕破裂,幼虫爬出扩散。可在树下铺一块塑料布防止幼虫漏网,剪下的网幕必须立即集中销毁或加拌生石灰深埋 ,散落在地上的幼虫应立即杀死。
地面喷雾。在幼虫期,喷施无公害药剂进行全面防治。一般选用阿维菌素、甲维盐等农药。
绑草把。在老熟幼虫下树化蛹前,在树干0.8米至1.5米处绑草把,诱集老熟幼虫化蛹。待化蛹结束后解除草把后集中焚毁。
释放周氏啮小蜂。在老熟幼虫期,选择气温20℃以上的无风天气,上午10时至下午5时,按幼虫和周氏啮小蜂1:3的比例进行放蜂,每代放1至2次,把寄生的柞蚕蛹挂在树干上即可。
树干打孔注药。此方法适用高大的孤立木和城区的行道树。在初孵幼虫期,用打孔机在树干基部以45度角打孔,打孔数量一般为胸径10厘米以下打1个孔,胸径每增加5厘米增加1个孔,注药量视树干大小而定,平均每厘米注药0.5~1毫升。
美国白蛾防控进行时:
加强监测掌握虫情 出台预案落实责任
为切实做好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确保不暴发、不成灾、不扰民,我市迅速启动了美国白蛾监测工作。4月中旬,市林业站就到各乡镇(园区)检查去年安装的30台太阳能杀虫灯是否完好,并开启使用;新分配发放了美国白蛾50台性诱捕器,进行诱捕监测;新增30台太阳能杀虫灯。
通过太阳能杀虫灯和性诱捕器,已监测到我市多个乡镇出现美国白蛾成虫。预计今年5月底至6月上旬进入第一代幼虫危害高峰期;发生面积将会大幅增加,局部区域二、三代虫可能出现严重发生的情况。这就为有效防控美国白蛾提供了依据。
针对今年美国白蛾防控面临的严峻形势,我市及时召开了“2017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动员部署会”,重点部署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按照“普防第一代、围歼第二代、控制第三代”的防控策略,我市还编制了《高邮市2017年度美国白蛾防控实施方案》和《高邮市美国白蛾防治应急预案》,建立起完善的政府间、林业部门间“双线”责任制,签定了政府和部门《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责任书》,坚决遏制美国白蛾危害和疫情蔓延势头,确保不出现大面积疫点和白蛾扰民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