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吃饭排不上队,中饭、晚饭连着吃
春节期间,去饭店聚餐成了很多市民过节的主题,亲朋好友去饭店敞开肚皮享受美食,既告别了洗锅洗碗的烦恼,又不失过年的喜庆氛围。虽然大多数小型餐饮店停业,但大中型餐饮企业抓住节日消费旺季,纷纷推出不同档次、不同品味的菜肴。
2月1日中午12时许,记者在世贸四楼看到,不论是中餐厅、茶餐厅、火锅还是西餐,不仅店内坐满了人,就连店外都挤满了排队等候的人。“大过年的出来吃顿饭真是不容易,还好我们提前一个多小时就过来排队了,不然再等一个小时也不一定能吃上饭呢。”市民方女士告诉记者,她在排队等候时跟餐厅的工作人员闲聊,工作人员告诉她,前一天有一些市民在该餐厅吃完中饭后,因为担心晚饭还要排队,干脆坐在店里不走了,继续点菜,一直吃到了晚上。
为了减少麻烦,很多中餐厅开启了套餐模式,按照菜品质量分为600元、700元、800元每桌等不同价格。记者在盐河路一家餐厅看到,一楼及二楼的包厢已爆满,大厅里也坐满了人。“我们的包厢年前都已经预订完了,剩下的大厅里的位置也都是提前一两天预订的。”该餐厅负责人告诉记者,春节期间该餐厅平均每天的接客量在3000人左右,比去年增长了40%。
除了正餐,小吃同样受追捧。2日下午,记者在商品街上看到,烤羊肉串、烤面筋、臭干子等摊位旁边围满了人,有的人在等候,有的人早已忍不住美食的诱惑,吃了起来。在一家卖鸡排的小吃店门前,更是排起了长队。记者在该店铺门前看到,前来购买鸡排的客人,最少都是买两份,最多的甚至买了十几份。“今天街上热闹,我们一大家子都出来逛了,加上小孩子有六个人,因为担心不够吃,我给每人都买了一份。”市民王阿姨笑着说。
“过年就图这个热闹劲”
在世贸一楼,最拥挤的地方莫过于小火车始发点、旋转木马、天线宝宝等儿童娱乐点。“前两天孩子就嚷嚷着要坐小火车,可是人太多了,挤都挤不上去,这不今天好不容易坐上了,可把孩子乐坏了。”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往年过年,他们都是去乡下过的,一是为了多陪陪父母,二是方便去乡下的亲戚家拜年。可是今年过年,他转变了观念,把父母都接到了高邮。“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就想趁放假带着父母和孩子在高邮城里好好吃吃玩玩。别看去哪都要排队,但父母却丝毫没有怨言,用他们的话说,‘过年图的就是这样的热闹劲’。”
在世贸四楼的电影院门口,齐先生和女儿将刚买好的电影票递到了一位老人手上。“我父亲以前在村里给人家放过电影,但是他这一辈子却从没进过电影院,今年过年女儿提出想看电影《熊出没之奇幻空间》,这不我把父亲也带来了,想让他感受一下现在科技的发达,看看21世纪的电影院是什么样子的。”说着,齐先生搀扶着老人走进了电影院。
春节出游,景点就在家门口
春节期间,邮城的许多市民除了想和家人聚聚外,还想出去旅游。可是七天假期虽然时间上比较宽裕,但除去挨家挨户拜年的时间,真正能出去游玩的时间并不多。针对这一情况,很多市民选择邮城本地的景区,在家门口过一把旅游的瘾,体验别样的年味。2月2日,记者在盂城驿、文游台、镇国寺、清水潭旅游度假区等景点看到,往来游客络绎不绝,一派热闹景象。
2月2日上午,记者在清水潭旅游度假区看到,景区门口的停车位上停满了车辆,景区内人流涌动,为原本静谧的风景增添了活力。“今年春节,我们准备带孩子去上海迪士尼玩的,可是一想到可能会堵在高速上,我们就果断放弃了。再说了,这两年咱们高邮的旅游业发展得特别好,家门口就有很多好玩的景点,今年就不到外面去受罪了。”市民谭先生告诉记者,家里的亲戚听说他要到清水潭玩,也都跟着来了。男士们围在湖边垂钓,女士们带着孩子们在娱乐区域玩耍,各得其乐。
按照春节的传统习俗,正月初五是民间破五求财日,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当天上午,记者在镇国寺看到,来这里烧香的人很多,不仅有本市的居民、回乡过年的打工人员,还有很多来自外地的信众。据统计,初一、初五镇国寺每天进庙人数达两万人左右。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春节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过年方式。春节期间,邮城的景点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本地游客,也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前来游玩。据了解,春节期间,盂城驿、文游台、镇国寺、抗战最后一役纪念馆、清水潭旅游度假区、高邮湖芦苇荡等封闭式景点累计接待游客8.6万人次,盂城驿景区及文游台景区平均每天接待游客两千余人次,其他景区接待游客也近千人次。仅初一、初二两天,上海就有30多辆旅游大巴载着游客来高邮过节旅游,邮城旅游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王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