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长城》普票
  □  邵方元

  我国邮票上虽曾多次出现过长城的形象,但以前的长城邮票多以八达岭长城为主,没有系统地展现过整个万里长城的雄伟面貌。1995年10月至1999年5月新出的普28、普29《长城》普票,由擅长设计山水邮票的杨文清、李德福两位设计师承担设计任务,从长城的起点辽宁虎山至终点甘肃嘉峪关,选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段落或关口,系统地展示整个万里长城的壮丽风貌。

  《长城》普票票幅较小、色彩繁多、发行量大,许多集邮者当时往往不重视收集,曾一度出现面值打折现象。其实长城普票并不普通,从萌发想法到生产完成,经历了多次论证、设计、评审,并广泛征求了领导、专家、学者等多方人士的意见,体现了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作风。普28、普29《长城》普票共有24枚,面值从5分到50元均有:1995年10月发行金山岭(60分)、山海关(230分)、老龙头(290分);1997年4月发行古北口(50分);1997年9月发行黄崖关(30分)、八达岭(100分)、居庸关(150分)、紫荆关(200分);1998年11月发行九门口(10分)、娘子关(300分)、偏关(420分)、边靖楼(500分); 1999年3月发行虎山长城(5分)、山海关(20分)、金山岭(40分)、慕田峪(80分)、平型关(270分)、得胜口(320分)、雁门关(440分)、镇北台(540分); 1999年5月发行黄花城(60分)、花马池(10元)、三关口(20元)、嘉峪关(50元)。24枚长城普票中的图案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金山岭、山海关、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嘉峪关等著名景观,也有虎山、九门口、黄崖关、紫荆关、偏关、边靖楼、镇北口、花马池等不为多数人熟知的长城景点,让人们从邮票中一饱眼福,并吸取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

  据专门收集、研究普票的集邮者介绍,在《长城》普票的制作过程中,也有几个问题曾引起一番争议:一是许多人认为老龙头290分标法不符合生活习惯,应为2.9元;也有一些人则坚持以“分”为单位,因我国邮费一直很低,老百姓都习惯了几十年,如邮票把高、低面值的分别以“元”“分”为单位,容易造成混乱,还是不改为好。直到1999年,由于通信发展的需要,发行花马池、三关口、嘉峪关长城普票时,如再以“分”为单位,就会出现4位数的面值,会影响邮票图案的美观。自此,才发行了以“元”为单位的普票。二是有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多次反映普票的票幅太大,他们要求票幅要尽可能缩小,既方便寄信,又可以节约纸张、节省油墨,一举两得。当时国家邮电部经过反复研究,决定采纳代表和委员们提出的意见,适当缩小普票票幅。普28和普29前21枚邮票采用了同一种较小的票幅(25mm×20mm)。但这种票幅的邮票出来后,社会上又普遍反映票幅太小,既不好贴,也不好保管。为满足群众期盼,当时国家邮电部对普票的票幅又做了调整,普29最后3枚高面值普票的票幅略大于其他18枚票,票幅为(31mm×26mm)。三是印刷工艺不同,长城普票低面值的印刷版别均为影写版,而高面值的为增强其防伪功能,印刷版别采用了影雕套印。此外,由于《长城》普票发行和使用周期比较长,明“长城普票”多种面值曾多次印制,在每次印制过程中,邮票的纸张、油墨、齿孔等都有些变化,如八达岭100分错色黄、慕田峪80分竖通齿、黄崖关30分的短玉黄、九门口10分的绿厂名以及胶面印、喷码、电眼等等,给广大集邮者提供了研究课题。

  欣赏《长城》普票,能体会长城的宏伟;看看《长城》普票,更能体味“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境;收集《长城》普票,犹似当集邮好汉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特别报道
冬季来临,多少人的健身卡成“洗澡卡”?
“双十二”线上遇冷线下火热
色彩艳丽价格低廉的吹气拖鞋恐含有害物质
浅谈《长城》普票
高邮报特别报道04浅谈《长城》普票 2016-12-12 2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