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家门口有条小河,也不知叫什么河,倒是三元桥有点名气,许多人都知道顺着养丰闸一直向东,下去就是三元桥。我和妻子都是一九五九年出生于小河两岸,虽然一河之隔,仿佛很远,河那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不太熟悉、印象不深。高中毕业后我们都是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插队知青。只不过不在一个公社(乡镇)而已。回城后,我们各自走上工作岗位。所以第一次与妻子见面时就有似熟非熟的感觉,难怪她常说:你初中同学我也同过学,你高中同学我也同过学,就是没有跟你同过学……
我母亲去世早,家里房子小,为了能让我结婚,父亲搬到半间房子,到晚上,妹妹就暂时寄宿到同学家。生活虽然比较贫困,也还觉得快乐,一天三顿其乐融融。不久我们有了儿子,更增添了欢乐。一次我们祖孙三代去南门走亲戚,正逢儿子刚会走路,半路上我们就陪着儿子学走路,自行车反倒成多余。
与妻子回娘家,会遇到邻家的小花狗,一靠近娘家,它就吼叫起来。我快步进屋,而妻子呢?她一路与邻里打招呼,又说又笑,那小花狗就在她身后不停地叫,我就躲在屋里看这热闹非凡的场面,好羡慕妻子那种热情好客又不怕狗的姿态。从娘家出来,小花狗就一直坐在必经之路上。妻知道我怕狗,她对我说:“让我来……”她像要去抓住一个顽皮的小男孩一样径直冲过去:“你这个小东西!”小花狗屁股也来不及转就连滚带跑,妻子立刻停住脚步,小花狗也会停住,但仍对着她叫,妻用手指着它:“再叫打死你!”奇怪,小花狗仿佛听懂她的话,就像一个孩子憋在那里再不吱声。
妻个高肩宽腰细身材好,嫁给我也是这好身材的悲哀,穿来穿去还是那几件衣服。一打开衣橱:“我没有衣服穿!”我就立刻赶过来为她挑选,你看,都是你的心爱之物,随便挑一件即可展现风格、风采、风度之类的,说上一番她就会无可奈何地穿上。衣服穿上身就没我的事了,她自己会在镜子前左右晃动。我常对她说:有一好身材足矣,自己就是牌,何须这牌那牌。
妻能吃苦、人缘好,是工作岗位能手,在单位年年受表彰拿奖状。可是,勤奋敬业了二十几年的企业面临改制。正值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四十五岁的她下岗回家,生活中顿时少了许多欢乐。生活还得朝前跑,孩子要读书,养老保险金年年要交,老了有病怎么办?医疗保险也要补交。我们举全家之力帮妻开了一个小酒家,当了三年老板娘,看到了人间百态,也算尝尽了酸甜苦辣。妻觉得还是老老实实打工比较踏实。经人介绍进超市做了促销员,因为年龄偏大,每天八小时的站立服务,上货下货,超负荷地劳动,全身筋疲力尽。超市为了节约成本,下班后促销员们用尽全身力气把集装箱的货卸到仓库去才能回家。真可谓超市里女人是男人,男人是超人。终因力不从心,干了一年十个月打道回府了。再次下岗给生活带来了窘境。一次偶然机会,看到了保险公司招聘广告,妻赶紧报名,经口试、笔试、电脑考试,终于拿到了保监会颁发的资格证书,妻又成为了一名保险人。保险公司是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团队,但工作规则也是严谨的。特别是陌生拜访需要勇气、智慧、真诚、博学,才能赢得信任。下放、下岗、下海、再就业,妻都刻骨铭心地经历了,就在东打西拼的岁月中,终于迎来了退休的日子。妻将退休证递给我看,我听到了心掉在地上的声音。
妻自从嫁到我家,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我们老少三代,同住一个六十平米的屋檐下,一口锅里吃饭,妻从来没有与老人顶过一次嘴,为了将就着我老父亲,饭菜煮得很烂,都是让老人先吃。虽说没有婆媳难处之恼,也时常会有厌烦情绪。妻性格直率,口直心快,挂在嘴边的几句话无非就是:就吃这种烂饭……邻家小两口的二人世界哪个不羡慕?等等。后来她自己却也习惯吃烂饭,吃硬饭反倒觉得胃受不了。
八十六岁的老父亲去世后,儿子又在外地成家立业,迟来的二人世界刚刚开始,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妻的姊妹们一眨眼都已经年迈,各有难处,就连最小的弟弟也抱上孙子了,为了能照顾好儿孙们,眼下就要随孩子们一起去外地打拼。一直跟内弟生活的九十二岁的老岳母怎么办?我想,妻到我家三十年如一日,九十多岁老岳母能有几年过?全家商量的结果也正如我所预料。你们放心,就交给我们吧。我有什么理由不跟岳母同一个屋檐下住、同一个锅里吃饭呢?岳母不识字但识事。晚饭后,岳母听到手机清脆的鸟叫声,指着妻手里的手机笑着对我说:又叫她啦!她忙呢。我就套着她耳朵大声对她说:那叫微信!微信!她反而听不清我说什么。与岳母相处的日子里倒觉得蛮热闹开心的,因为九十岁以后的老人时清醒时糊涂,行动、智商退化到幼儿时期一样,所以在家里说的每句话都是简明、扼要、高八度,句子长了老人听不清。妻不时会深情地拿眼睛看我,我高声对她说:看什么!不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