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任高邮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这10年中有7年是在市信访局任局长。现在想来,正是有信访局这样一个特殊岗位,为我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担职、履职、尽职提供了广阔舞台和不竭动力,所作所为,点点滴滴,让我倍感欣慰。
勇于担职,为的是保障退休职工应该享有的权益。记得我任市政协委员不久后的一天早上,还没到上班时间,市政府门前就聚集了许多上访的老人。经了解,这部分人员都是乡镇农具厂的退休职工,全都办理了退休手续,也按月领取过养老金。后来农具厂下放给乡镇管理后,养老金停发了,他们的生活便没有了着落,只得上访求助。我以市信访局局长、政协委员的身份接待了他们中的代表,得知这部分老同志都属大集体性质的职工,养老保险金由主管局统筹。当初局领导认为,系统内退休职工少,效益好,把已经收取的养老保险金交给市里大统筹太吃亏了,便决定仍由系统内统筹,系统内发放。谁知不久,随着退休职工人数的增加,效益又大不如前,不能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金的农具厂越来越多,眼看快要无力发放了,市里一纸文件便将农具厂下放给所在乡镇管理,对退休职工养老金怎么发放也没有具体明确要求,就出现了退休职工上访要求享有退休待遇的情况。对此,我认为,退休职工因为养老金问题上访是有道理的,错就错在原主管局当初没有及时将这部分人员养老保险金划归劳动部门统一管理,而有关部门又监管不到位。于是,我通过市政协《社情民意》反映了这一情况,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通过退休职工拿一点,乡镇挤一点,市财政补一点的办法,为全市200多名原农具厂退休职工补交了相关费用,使得他们享受到了城镇退休职工的同等待遇,解除了养老之忧。
积极履职,为的是规范我市服装加工市场秩序。我市获得“服装制造名城”后不久,冲着这个金字招牌,大大小小服装加工厂遍及城乡,上海、浙江、苏南等外地加工订单蜂拥而至,这红火的背后却带来一系列隐患和问题:一是企业恶意竞争,互挖墙脚,人为造成用工荒。二是随意涨价,不讲信用,扣物加钱。三是欠薪逃匿,坑害职工等乱象丛生,以至加工订单锐减,高邮对外形象受到了很大损害。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我陷入了沉思之中:金字招牌千金难买,我有责任、有义务为规范我市服装加工市场秩序作出自己的努力。于是我多次到企业、有关部门和职工中座谈了解,找准问题症结,共同研究对策措施。通过几个月的奔波调研,我撰写了《关于打造我市诚信服装企业的几点建议》,很快得到了市政协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转交市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办理。由于提案既有情况分析,又有对策措施,市政府很快出台了专门文件,组建了市服装协会,建立了工资保证金制度,并对个别不良企业采取了整顿或关停等措施,一度困扰我市服装市场的乱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全力尽职,为的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患矛盾纠纷愈演愈烈,已经成了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7年前,我市医闹现象也很突出,在医院摆花圈、设灵堂、烧纸钱,围堵进出通道等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社会闲杂人员掺杂其中起哄闹事。如何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我几次去医闹现场,认真听取医患双方以及旁观者的意见建议,发现造成医患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医疗事故发生后,医方态度一般不是很积极,有的甚至无人过问,患者一方只得通过闹(有理闹、无理也闹)才能引起院方和相关部门重视,即所谓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二是没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第三方不偏不倚地确定责任、处理问题,医患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三是信息不对称,患者一方常常处于被动、弱势地位,没有时间和精力通过诉讼程序来正常维权。于是,我在市十一届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构建我市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议》,并被列为当年重点提案,进行了交办、督办。在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成立了第三方性质的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并组织相关人员赴天津市跟班见习,市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实际运行后,情况大有改观,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了有效维护,医院的秩序也大为改善。市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已成功调处纠纷84件,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