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文具销量翻番
22日下午6点左右,记者先后前往第一小学、南海中学和实验小学(西区)附近的几家文具店,见到不少学生或三五结伴或在家长的陪伴下选购开学用品。赵女士告诉记者,女儿秋季开始上小学,她已经带着孩子在超市、文具店等处逛了好几天,花了三四百元。
盂城路上的一家文具店店主透露,每次新学期开学前几天,店里的文具用品都卖得特别火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市场上各类文具价格基本持平,仅有部分品牌文具价格稍有上涨,但家长基本不介意。“这些天,我们店里的销售量是平时两倍以上。”该店主说。
“天价”高端文具有人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往年开学市场不同,今秋开学季的市场销售中,近千元的进口书包、可定位的电话手表等高大上的“天价”文具也在市场上抢占了一席之地,虽然这些商品的价格十分昂贵,但仍受到部分家长“追捧”。
做鱼虾饲料生意的徐女士近日托朋友从国外给即将上小学的女儿买回一款书包,价值一千多元。记者在其家中看到,这款方方正正的“洋书包”,外表以红色和黑色为主,背板和侧面都用硬质材料支撑,看起来非常结实。“之所以会买这么贵的书包,是因为它的设计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身体特点,而且还耐用、防水,功能非常完善。”徐女士说。
除了价格高昂的“洋书包”受追捧,在今年的开学装备中,还有一种被称为“防丢利器”的“电话手表”颇受家长青睐。记者在市区通湖路上的一家电子产品专售店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有一款针对儿童设计、附带定位功能的手表销售非常火爆,虽然价格过千元,但在我市刚推出10天不到,就已卖出30多个。
那么这些高端文具装备逐渐进入学生开学装备中,老师们是否认同?采访中,从教几十年的实验小学谢老师表示,一些功能强大的文具并非都用得上。比如电话手表,家长每天上下学都在校门口接送,没有必要再定位追踪,而且学生在学校有任何情况发生,老师都会及时跟家长联系。同时,定位电话上的数据如果泄露,还会让孩子的隐私外泄。
辅导教材成开学必备
除了文具卖得火以外,教辅资料也是“热销”产品。连日来,记者多次前往通湖西路上的几家教材书籍专卖店,只见每家书店都将各类辅导用书、练习册、字典等按年级、学科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正在购书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就要开学了,为帮孩子选到合适的辅导书,她还提前请做教师的朋友列了个清单。一家书店的工作人员表示,这几天前来买辅导教材的学生和家长很多,每个孩子都要选购三到四本,书店也适时对部分学习用书进行了优惠销售,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购买。
市区新华书店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惯例,书店已提前购进了一批辅导教材、真题试卷和练习册等。预计未来几个星期,这些学习用书将逐渐进入销售高峰期,书店也会适时对货源进行补充,以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数码产品、箱包最好卖
近日,记者在通湖路上的一家手机大卖场看到,许多大学生模样的顾客正在选购手机。上海科技大学的大学新生王浩告诉记者,他列了一份“入学装备”清单,都是大学生活的必需品,包含了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但购买总价已突破万元大关,所以他正在压缩预算,尽量少花钱。
与此同时,箱包市场也在开学前火了一把。“今年,我们店里这款硬质中号旅行箱最受学生们欢迎,因为它既不容易挤压变形又不易受潮,非常适合出门携带。”商品街上一家商铺的营业员告诉记者,8月上旬以来,该店就进入销售旺季,有时一天能卖出20多个。
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只要家庭条件允许,都愿意为孩子购置更好的生活用品、电子产品,让他们生活、学习得愉快,在新同学面前也更自信。
火热的“开学经济”令商家收获颇丰,但“繁荣”的背后也折射出了隐忧。我市部分从教几十年的老教师表示,孩子的经济观念尚不成熟,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在给孩子舒适健康学习环境的同时,也要教育孩子自觉养成勤俭的习惯和正确的消费观念。 管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