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7月1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风到界首
  □  费振钟

  我曾在高邮读书工作八年,从界首经过至少几十次,但停足很少,仔细想来,最多也只一二回。那时,临河的青黛瓦房,在运河堤下,层递展开,暮春时节,堤上槐树花,从枝头上随风总是飘落到人家的屋顶。这一点印像,留存很深。

  从前界首是水陆驿站。水上行船,陆上跑马。运盐运粮,送信迎人。叫界首的地方,好多地区都有,而以高邮界首设驿站的,大约只有这里。界首驿的时间,甚至还要比著名的高邮盂城驿还有早,递运时间持续更长。明代初期几十年,从南京龙江驿出发,从龙潭过长江,经仪真、广陵,进入大运河,先邵伯驿、盂城驿,再下三十里,就到界首驿了。因为京城在江南,官员与士子的宦旅多由南至北。风送帆樯至界首驿转入淮上,望着甓社湖一湖的水,湖边一岸的杨柳,多多少少产生一点留下来的冲动。至少能有时间,在驿站白壁上写几行诗,表达游子的愁思。反过来,这之前或之后,多要从北南往,到了界首,满眼已是江南风景,心情就不同起来。据记载元代文人萨都剌十次经过界首,其中有两次写了三首诗。“二月好风吹渡淮,满湖春水绿如苔。官船到岸人多识,楚馆题诗客又来。近水人家杨柳暗,禁烟时节杏花开。一官迢递三山远,海上星槎几日回。”“清气扑人湖面水,幽声到耳树头风。麦黄蚕老樱桃熟,正是淮南四月中。”“平湖过雨天开镜,日落放船人打鱼。野老柳荫沽黍酒,行人马上得家书。”都在春天,“好风”一吹,人人心情欢畅。想来,诗人笔下,界首驿已如家园一样安适。

  今年谷雨我到界首,好风还在树头。摆渡过运河,到对面湖边,看白水,青芦,看当年喂养驿马的草滩,看现在的新开鱼塘,喝过一杯鸡头米茶,返回界首北大街。走着,忽然想起汪曾祺老人“故乡的食物”里讲起过界首茶干,还有他的笔记小说《茶干》,文字还记得,汪老叙道:“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做‘茶干’”。连万顺酱园在高邮县城东街,连万顺的老板连老大是哪里人呢,汪曾祺没有说。按文中所说茶干做法与形状,与界首茶干风格无异,连老大想必与界首有渊源。尤其连老大的孙子说,这茶干要用十几味中草药,界首豆腐坊的茶干多种香味正是这种制法。

  请镇长带我去找一找界首陈氏袁氏茶干作坊,遗憾的是作坊只在早上开工,下午关门。也许这是豆腐坊的老规距,从前都是三更灯火磨浆烧浆点卤上榨,最后豆腐和豆干出来,天才亮。做豆腐豆干是勤劳的手艺,勤劳才能出好东西。界首驿递运通畅的时代,做茶干的作坊有六七十家。这么多作坊做茶干,能卖掉吗?过客多,需求量大啊。早上开船了,茶干新鲜出榨,买上几蒲扎,往南或去北,再远的路程也不会坏,这茶干当然用中药制过的。

  界首茶干闻名,因为有界首驿,这个事实不讲也明白。但还有一点有趣的假想,算是我个人创作的传奇故事。却说制作界首茶干的中药,是哪十几种,大概属于秘方,外人不能全知,只有一种倒是流传出来了。三十年前,我吃界首茶干时,有一种怪怪的香气,初尝如淡淡的煤油味,过了舌尖,却又变成一口异香。那时,问高邮人这是什么东西出来的味道,回答不晓得。近来界首袁氏茶干的制作人公布,说是用一种叫时萝的草籽。昨天刚刚吃袁氏茶干,我没看出来,也没大吃出来,不过我相信不假。

  时萝又写作莳萝,植物知识上说它原出西亚,后传入欧州地中海一带。一年生草本植物,长得有点像小茴香,中国叫作洋茴香。时萝什么时候传入中国不详,中国什么时候用它入药也不详,李时珍《本草纲目》里好像就没有。中世纪欧州地中海国家广泛使用时萝叶与时萝子做食物调料,法国菜意大利菜中都常见。巧合的是,界首豆腐作坊同一时期也会用时萝作香料了,可这种“洋茴香”怎么到达界首的呢?

  1277年界首设了驿站。五年后,一个中文译名叫马可波罗的威尼斯人,据说被元朝皇帝任命为扬州官员,参与管理盐务,他在扬州呆了三年。既然做盐务官负责盐运,那运河沿岸的驿站总是要走的。他的那本口述实录里就有从宝应走高邮转道泰州(大约要去看盐仓)的文字。那么,宝应安平驿与高邮盂城驿之间的界首驿,他不仅到过,想必还不止一次。于是,时萝到达界首就有一种可能性了。

  十二三纪,西方来中国的商人大多做珠宝香料生意。马可波罗原是一个商人,他在扬州不过临时兼差,所谓“游历”主要目的还在寻生意,而且他做的也是珠宝香料生意。珠宝和香料都属大生意,马可波罗的财富积得很多,否则他怎能有钱买战舰,替威尼斯打仗,然后兵败被俘,然后在俘虏营讲述中国故事,这是后话。安知不是马可波罗,把小小的时萝从威尼斯家乡带来的啊。所以说,西风东渐,时萝也就跟着马可波罗来了界首。再说呢,界首有时萝皆到底因这里有个驿站,有驿站地方就会促进土特产生产技艺,时萝恰逢其时就用到茶干里去了。

  谁要不信,那我告诉你,这里早就是一个出传奇的地方。举一例,“ 相传,宋代孙觉,在甓社湖边夜坐,忽窗明如昼,循湖求之,见一大珠,其光烛天。”今人解说,这是外星来客飞碟降临。

  以上故事,送给界首镇。谢谢界首好风。

  (作者系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副主任、副编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文游台
   第08版:特别报道
勤廉文学创作“名家高邮行”采风掠影
好风到界首
在去往盂城驿的路途上
穿越在高邮
儆园之思
广告
高邮报专版04好风到界首 2016-07-12 2 2016年07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