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霖,男,1976年11月生,汉族,本科文化,中共党员,1996年入伍,2004年调入高邮市环境卫生管理处,2009年任车队队长,车队先后被高邮城管系统评为“先进班组”,其本人先后被济南军装备部评为“优秀士官”、被山东莱芜市政府授予“见义勇为”称号、被高邮市级机关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高邮市城管局评为先进个人、被高邮市总工会评为“文明职工”……
领导眼中,他做事主动、待事认真;同事眼中,他尽职尽责、任劳任怨;职工眼中,他视职工如兄长,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家人眼中,他孝敬父母、爱妻教女,他就是高邮市环卫处城区车队队长徐霖,虽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但他却用12年的默默坚守谱写了“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优美华章。
“来得最早的是他,走得最晚的还是他”
一张不大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电脑和文件,还留有一个潮湿的泥巴手印,这就是徐霖的办公桌。“徐队长平时很少能坐在这里办公,一般都是出去帮忙修车、倾倒垃圾、清扫机器,有时忙完回来连手都来不及洗。刚才外面的洒水车坏了,他帮着修理了好一会都没能修好,情急之下只得回到办公室向供货单位征求维修意见,这不电话刚挂断就又急急忙忙地出去了,这桌面上的泥巴手印都还没来得及擦掉。”徐霖的同事陈海马说道。
徐霖是一名退伍军人,2004年复原后的他毅然决然的进入了别人眼中“环境脏、条件苦、工作累”的环卫处,义无反顾投身到环卫工作中。起初,他被安排在环卫执法中队,负责日常渣土车管理、废品收购点管理和施工工地管理等工作。由于他做事认真严谨、吃苦耐劳,随即被调到了环卫核心岗位——车队,负责全程垃圾收集和转运工作。
“干就要干好,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徐霖为干好工作,给市民一个干净清爽的环境,当大多数人正行走在上班的路上时,他每天早上7点多钟已到达工作岗位,他要赶在收集生活垃圾的车辆出发前对车辆进行再检查,以确保车辆安全;对收集生活垃圾的工作人员进行再提醒,确保大家的人身安全。中午11点半,眼看着下班时间到来了,可往往突发状况会不约而至,有时是收集垃圾的人手不够,需要他去帮忙;有时是车辆坏在半道上,需要他这个“专业”修理师前去抢修。晚上8点,当大多数人已经结束一天的忙碌时,他却匆匆赶往单位,因为9点钟还要继续跟职工们一起投入到夜间收集垃圾的作业中。除与大家一起参与垃圾收集外,他还要对各个垃圾收集点进行抽查,在所有定点垃圾都收到位后,还要计算好每天的垃圾台账,并与其他人员核算好。做好台账后,他还要对第二天工作做好准备。待所有事情都忙完了,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在车队,每天来得最早的是他,走得最晚的是他,操心最多的还是他!”环卫职工这样评价徐霖。近期,环卫处正在探试夜间垃圾收集模式,为让职工们晚上都能休息好,徐霖为大家制定了轮班制度,可他自己却要每天加班到深夜。
“他是我见过的最能吃苦的人”
龙虬朱家生活垃圾填埋场建成后,徐霖在负责车队的同时,还被安排到垃圾填埋场负责垃圾倾倒填埋、垃圾排污和消杀等工作。“当时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每天与垃圾为伍,吃住全在垃圾堆旁。”环卫工马庆伟回忆与徐霖一起工作经历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徐霖是我见过的最能吃苦的人,他工作上不怕脏不怕累的品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垃圾填埋工作最忙的就是每年的5、6月份,一方面是汛期的到来容易使垃圾浸泡在水中产生大量污水,另一方面由于村民农忙时极易损坏埋在地下的排污管道,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可能造成污水流入周边虾塘,从而污染了虾塘。2010年5月份,垃圾填埋场周边一村民在焚烧田间杂草时,不慎将一段排污管道烧坏,大量散发着恶臭的污水从管道破损处喷涌而出,为避免污水流进周边虾塘,徐霖连夜召集大家对管道进行抢修。要修好破损的管道必须先在破损处周围挖一个大坑后,人才好站在里面用锯子作业。当时喷出来的污水臭的让人作呕,大家都不自觉的向后退,而只有徐霖不怕脏不怕臭,主动穿上雨衣拿上铁锹,一锹一锹地挖了起来。头上,如泉涌般喷出的污水已经模糊了他的双眼;脚下,裹夹着垃圾、散发着恶臭的污水已经没过他的膝盖。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徐霖迅速挖开了一个长4米、宽1.5米的大坑,为锯掉破损管道换上新管道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0年6月份,由于连续几天大雨,造成填埋场垃圾被淹。为防止污水流入周边虾塘,徐霖带领大家找来三台抽水泵,轮换着将污水往调节池里抽,以便集中处理。白天大家要忙填埋场的工作,晚上大家就轮流着看泵。这样一干就是连续9天7夜,在这9天7夜里,徐霖全然不顾疲劳地工作着、忙碌着,当把污水全部排出后,他一倒在车上就睡着了。
除了做好汛期和排污管道保护工作外,消杀工作同样是填埋场的重中之重。每当夏季来临,填埋场里的生活垃圾便会成为苍蝇和蚊子滋生的温床,为做好消杀工作,徐霖严格要求大家必须做到垃圾填埋作业日覆盖,同时,他还带领大家研究苍蝇、蚊子栖息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的药物消杀技术。在徐霖负责填埋场的两年零九个月里,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也没有对周围的水体造成污染。
“他把我弟弟当亲哥哥一样对待”
众所周知,环卫工作又脏又累,不仅很少有人愿意进来,而且还很难留住现有职工。为此,徐霖不但严格管理队伍,更能够用人性化的管理理念留住职工、凝聚人心,使整个队伍都焕发着凝聚力和战斗力。
“我弟弟在这里工作已经8年了,徐队长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亲哥哥一样对待,他为我弟弟做的很多事情就连我这个做姐姐的都很难做到!”环卫处一位垃圾倾倒职工的姐姐激动地说,这位职工的妻子在孩子刚满月时就离开了他们,一个人将孩子拉扯大,不仅生活上非常拮据,就连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当得知这位职工的情况后,徐霖便视他为自己的哥哥一般,不仅逢年过节去看望,送去礼品,平时也会偷偷塞给他一些“零花钱”,让他去理发、买香烟或是为晚饭添上几样美味,甚至还为他买一些衣服、袜子之类的生活日用品。今年5月份一天下午,这位职工突然没上班,一时联系不上他的徐霖担心起来。“是不是家里发生什么事了?”徐霖立马放下手里的工作去找他,可是一直找到深夜都没有找到他的踪迹。凌晨3点多钟,在他侄女的帮助下,徐霖带着同事们找到了病倒在家中的他,并及时将他送往医院抢救。“要不是徐队长他们及时把我弟弟送到医院,恐怕他已经不在了……”这位职工的姐姐眼眶湿润了。事后,徐霖又倡议环卫处的领导和职工们为他捐钱捐物,并嘱咐他把身体养好后再回去上班。
对于工作,徐霖尽职尽责、忙忙碌碌;对于平凡琐碎的生活,徐霖尽心尽力地去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但留给他的却是众多的遗憾和愧疚:父母先后离世,他感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愧疚和遗憾;没能很好地分担妻子做些家务,他感到愧疚和遗憾;还没有真正带女儿外出旅行过,他感到愧疚和遗憾……他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环卫工作中,当看到用艰苦的劳作和辛勤的汗水为市民创造了整洁、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时,他的心中甚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