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盂城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3月1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拜谒莫言旧居
  □  夏 涛

  我的高中同学冯君是做建筑钢材生意的,近日应他的邀请,陪他到了趟山东高密,他供应钢材的建筑工程队将从山东诸城转战高密,要去察看一下市场行情。我一个业余作家到了山东高密,自然想到出自高密东北乡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莫言先生的家乡去看一看,走一走。

  沿着城市街道上的路标“莫言旧居”指示,出了高密城,往东北方向,新建成的一条通畅双向黑色公路,行车25公里,到达已经根据莫言小说改名的高密市东北乡(莫言主要作品的故事发生地,都叫高密东北乡),新镇区沿东西向的公路两侧建设,新楼高低错落绵延几公里。在集镇中心折转向南,跨过一条公路大桥,桥下是条宽阔却干涸的河谷,河谷黄土上长满高高的枯草,可见河流是时常干涸的。桥南头就是网上查悉的莫言出生地,大栏乡平安庄村。村口有景点标志牌,旧村落坐落在大河南岸高高的圩堤下。景点经过几年的打造,颇有气象,大堤的河岸建有长达百米的木质亲水平台,大堤上铺有步行砖道,堤下有水泥道路进村。

  莫言旧居就在大堤下的水泥路南则,一幢五间土房,墙基用碎石垫平,砌了七层青砖,青砖上是黄土垒就,屋面盖的红瓦为主,黑瓦补充;很大的一座院落,院墙也是用黄土垒成的;在院子的西南角向西开了个屋架式的院门,院门南侧挂了一块锈红底色草绿字的“莫言旧居”门牌,大门敞开,免费进入。院内竖立了几块标牌,分别介绍了莫言主要作品、莫言简介及领取诺贝尔奖时的盛况大图、莫言创作年表。院子的东面碎砖石架着老石磨,东南角用芦箔围起露天茅厕。院内黄土十分板实。

  旧居举手可及的屋檐下,大门朝南,门的东侧黄土墙上镶嵌一块刻上红字的“莫言旧居”大理石,靠近木格窗口,十分醒目。走进正门,两边是两个锅台,锅台旁有木风箱,既用于做饭又用于室内供暖。抬头仰望,屋子是有梁无椽,木梁间距很小,长年烟熏,屋面整个漆黑。隔墙都有开裂缝,五间房门相通。东一间有牌匾说明:原是爷爷奶奶居室,爷爷奶奶搬走后,莫言在此结婚生子。有一张大床,不知是否是莫言的新婚床。东二间:原是叔叔婶婶居室。西一间:父母居室,莫言兄妹四人皆出生于此。西二间:仓库。放置着过时的破旧农具。屋里面挂着四张放大的黑白照片,一张是莫言童年和表姐的合影、一张是莫言当兵前在乡收棉站工作时参加棉检培训班的学员合影,一张是电影《红高粱》拍摄期间主创人员的合影,还有一张是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家大江健三郎于2002年与莫言一起回家乡过春节时的合影。游客虽不多,只是屋子窄小,人在里面感觉很拥挤。

  出了旧居院门,在门口的书摊上买了一本莫言的书,只是为盖个“莫言旧居留念”的图章。旧村落的街道整修一新,都是碎石铺成,旧居的西面和南面的几家邻居土屋也修葺过,修旧如旧,可能不住人了,只是挂上了不同的门牌,红色记忆印象馆、地方民俗风俗馆、地方美食文化馆等展馆,或许不在旅游旺季,只是“门虽设却常关”。

  莫言旧居的东面是原大栏乡小学,整新后,在面西大门口挂着“莫言文学印象馆”招牌,进内参观是要收10元门票的。三进三院,东厢房把前后三进房子相连通,主要展示莫言的手稿复印件和作品出版物,墙壁上挂的是莫言不同时期的生活和活动照片,还有他的书法作品。院子里是些雕塑小景,都跟莫言的生活和作品相关。保留着一间莫言读小学五年级时的教室。我在莫言的座位上坐了好久,想他就是从这张学桌上走出校园的农家少年,走进了乡野务农,走进乡棉花收购站当临时工,走进军营。在一个小学毕业生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努力写出了世界级水准的文学著作。我也是个小村庄出生的农民,写了三十多年,只算是个业余作家,想想莫言,我才真正知道,若想把文学创作当作事业来追求,是要有文学天赋的。

  走出了旧村落就是条水泥大道,大道对面是新庄台,新旧平安庄隔道相望,相辅相成。

  我们迎着西下夕阳,返回高密城。拜谒了莫言旧居,我该好好审视自己的业余写作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盂城驿
   第04版:专版
越剧里的爱情
嗨,我的《红楼梦》
拜谒莫言旧居
没屁眼
高邮报盂城驿03拜谒莫言旧居 2016-03-18 2 2016年03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