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2月19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
  □市周巷实验小学 陈松春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喜欢阅读

  1、充分利用学校可用资源,创造阅读的氛围

  随着书香工程的实施,学校的图书资源也不断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对于小学生来说,这可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而且学校还有阅览室,里面有大量的报刊杂志。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结合农村学校的特点,中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校代伙,因此每周利用中午时间安排学生到阅览室读书,同时还让学生尽可能地有效利用学校图书室的图书资源。第二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脑房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第三积极建设班级图书角。动员班上学生把自己的好书、新书全都献出来,大家共同分享。第四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

  2、科学安排课外阅读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学校早已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每周一下午固定有一节课外阅读课,它已成为综合活动的主要课程。我把语文课与课外阅读有机联系起来,在语文课上经常安排一些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课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同时还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传授科学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1、指导选择适合的书籍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时下出版物众多,鱼龙混杂,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我认为选择课外读物要注意下面几点:一是选择课外读物主题要鲜明,思想健康。受年龄、阅历、水平限制,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我们不能低估不良读物给我们小学生带来的副作用。二是选择课外读物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过深、过古、过洋的读物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精力,收效甚微,而且会把学生引进死胡同。三是选择课外读物要考虑儿童的个性。儿童的个性千差万别,对读物的喜好各有差异,有的喜欢文学,有的喜欢历史,有的喜欢自然。所以要尊重儿童的个性,鼓励自由发展。四是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阅读材料,为孩子们列出了100本推荐阅读书目,《草房子》《长袜子皮皮》《小王子》《青鸟》《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猜猜我有多爱你》等一大批经典的优秀童书极大地吸引了孩子们。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让他们广泛地阅读,从而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本阅读的不足。

  2、科学地确定课外阅读的量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00万字以上。这是我们为学生确定课外阅读量提供的可靠依据之一。但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也不同,因而,每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应不同。学生在每学期20万字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以及身体状况,适当地增加课外阅读量。

  3、注重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1)阅读的方法是很多样的。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诵读等方法都很重要。略读可以粗知文章的内容快速捕捉信息,在于发挥人的直觉思维。这种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运用很普遍的。而对于有反复咀嚼价值的段落,我们就可采用精读,把握它的结构、用词的严谨等。当然我们还应重视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品味语言、重视积累、培养语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之一。诵读,就是熟读成诵,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最终烂熟于心,不期然地背诵出来。

  (2)“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内学习的读书方法,可以适时地运用于课外。读书不仅要边读边想,而且要边读边动笔,这样才有成效。所以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可以摘录优美、精彩的词句、片断,编写提纲,写读后感等。课外读物如果是自己的,还可用笔在感触较深的地方圈圈划划,也可以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旁边加上批注,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三、重阅读评价,培养阅读情感

  1、对课外阅读要调控。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要经常检查,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要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扩大影响。教师每晚布置一定的阅读量,规定阅读时间,让学生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阅读任务。

  2、课外阅读要评价。阅读是一种很好的思维锻炼,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课外读物中有千千万万接触点与课堂所学知识是相通的。

  3、在评价中培养阅读情感。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学生也会在日记中有所表达。因此,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特别重要。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修改文章时,用红笔标出并加以好的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体会到正确应用积累的语言的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评价同学的语言。在辩论会上,在小记者会上,在演讲会上,对学生在表达时应用的好词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

  四、充分利用阅读课进行有效的指导

  1、课外读书指导课。这类课型,就是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内容包括:怎样选择书籍,怎样阅读一本书,如何做内容摘要,怎样在书上画批及写读书笔记、读后感,从而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课外读物欣赏课。这类课型就是让学生把阅读的书籍中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通过表情朗读、配乐朗诵、背诵片段、格言及表演等方式表达出来,使大家在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课外读书汇报课。这类课型是通过学生汇报,教师来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形式可多种多样,生动活泼。汇报的方法有:

  (1)举办讲演会。让学生将阅读的内容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构思,结合自己生活、学习实际,自拟题目进行演讲。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也可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和口头表达能力。

  (2)开展故事比赛或朗读比赛或成语连赛的活动。教师以此检查学生阅读的情况和理解的程度及口语表达的能力。“成语连赛”,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为作文打下良好基础。

  (3)读书笔记展览。对坚持写读书笔记的学生,给予肯定。把好的读书笔记张贴在“阅读之窗”专栏上,以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从而增强阅读兴趣。

  (4)书面作业练习。就读物内容,出一道或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去做,检查学生阅读的能力。

  总之,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及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定性定量的阅读任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教育园地
   第04版:报告解读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
我为爷爷点个赞
除夕的萝卜糕
高邮报教育园地03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 2016-02-19 2 2016年02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