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综述
~~~——2015年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综述
2016年01月1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动作为有大爱 拾遗补缺写忠诚
——2015年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综述
  □居述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关爱教育培养青少年,让他们健康成长,事关全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2015年以来,我市各级关工委一如既往“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以春风化雨般的真情,教育、关爱、服务青少年;以主动作为的精神状态和拾遗补缺的行事风格,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想方设法帮助“穷孩子”多读书

  每年高考或中考过后,人们普遍关注考了多少个“一本”?有没有考上“清华”和“北大”的?谁家的孩子考上了“邮中”还是“一中”?而市各级关工委更为关注的是那些因家庭困难而几近停学或失学的“穷孩子”。多年来,各级关工委的“五老”们对这些“穷孩子”视同己出,千方百计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尽可能让这些“穷孩子”多读点书。2015年,经各级关工委及“五老”争取或直接组织到的扶贫助学款有329.7万元,受助学生达2742人,人均受助1200多元,其中467名大学生人均受助3300元。

  为了筹集和分发这些善款,市关工委主任居云保、常务副主任孙步涛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实情。市委书记韩方亲自批示,市委办专门发文,要求市级机关各部门单位“精准”帮扶特困生。市委办文件一发,各相关单位积极响应,于2015年2月中旬就将帮扶款全部送到特困生手中,人均2000元,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左右。同时,市关工委多次向市慈善总会求助,2015年又继续得到慈善总会20万元的帮扶款,使得运东地区8个乡镇的100名特困生人均受助2000元。基层“五老”们也积极摸实情、拿帮扶方案向乡镇(园区)党政领导汇报,并主动到企业家或“有钱人”那里去“游说”“化缘”,有时不免要坐“冷板凳”,受“窝囊气”。然而,“五老”们无怨无悔,用高邮镇关工委主任沈正宏的话说:“只要没有‘穷孩子’失学,我们再苦再累也值了。”

  “五老”们的积极努力和辛勤操劳,对全社会的捐资助学或许是融入,或许是催化,两股热流融汇到一起,形成了叠加效应,使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在我市蔚然成风。开发区关工委把捐资助学融入到全区的“光彩事业”中,2015年8月25日上午,该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第五次举行年度光彩事业助学金发放仪式,区领导亲自把从企业家和爱心人士手里筹集到的40.6万元助学金发放到43名小学生、81名中学生和25名大学生手中,使149名“穷孩子”又一次感受到人间大爱。

  领“问题生”和“失足青少年”走正路

  对“穷孩子”帮扶或许还容易些,对“问题生”和失足青少年进行帮教却不那么容易。然而,全市各级关工委的“五老”们深知,帮教“问题生”和“失足青少年”,小则关乎一个青少年和一个家庭的成败,大则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他们以强烈的责任感为“问题生”和“失足青少年”的转化做了大量的工作。

  创建零犯罪校园是我市各级关工委的一项重要工作。他们与市政法部门及教育部门各学校同心协力,通过法制副校长的委派,让全市中小学生每学期都能听到“警察叔叔”上的法制课。菱塘派出所所长刘玉山等还将法制课堂搬进了看守所。面对吸毒形势日益严峻,市公安局关工委制作了禁毒教育专题片,交由各学校向中小学生播放。2015年7月份,市关工委组织市法院关工委和法院少年庭在车逻教育中心辅导站搞了一场庭审,并将庭审实况制作成专题片发至全市各学校向中小学生播放。

  为了净化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去年,各级关工委还对网吧义务监督实行月报制。高邮镇、开发区关工委把义务监督网吧的“五老”分组包干,对镇、区范围内的网吧每天进行跟踪明察暗访。一旦发现有个别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

  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我市各级关工委还会同各学校,摸清了少数“问题生”和社会上的“问题青少年”相关情况,并登记造册,逐一落实帮教责任人和帮教措施。2015年全市共组织帮教小组200多个,参与帮教的“五老”700多人;被列入帮教的失足青少年转化率达68.4%,社会上未成年人犯罪的也比上年下降了58%,全市各学校继续保持着零犯罪势头。

  不少关工委的“五老”人员甚至把帮教工作做到了高墙里。去年,汤庄镇关工委主任姚长勋带着他的团队第五次到句容少管所,帮教该镇因杀人罪被判13年徒刑的小赵。小赵倍感温暖并深受教育,以良好的表现获得了两年零四个月的减刑。

  让“留守儿童”和特困生离校不离教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有机统一体。三者环环相扣,才能使学生享受到完整的教育。然而,我市城乡有不少“留守儿童”和特困生,平时很少享受家教,寒暑假和双休日又无好去处。关工委的老同志们认识到“留守儿童”若长期缺失家庭教育,势必造成孩子思想性格畸形。为此,他们从2008年开始尝试,在高邮镇琵琶社区举办了第一个校外教育辅导站,请“五老”人员做老师,用闲置房屋做教室,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把社区的“留守儿童”和特困生集中起来,边进行文化补习,边开展文体活动,使这些留守儿童放假不放任、离校不离教。

  可喜的是,校外教育辅导站一炮打响,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欢迎和好评。这些年来,市和乡镇关工委的老同志们乘风乘势,积极争取各地党政领导的支持,使校外教育辅导站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今,辅导站的教师已变成了“五老+优秀在职教师+大学生村官+在职干部和有关专业人士”的联合体;教室已与正轨学校没有二样;教学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到站的学生远远突破了“留守儿童”和特困儿童的限制。至2015年年底,全市乡镇(园区)、村、社区等校外教育辅导站、点已发展到227个,其中乡镇(园区)的中心辅导站已经实现全覆盖,参加学习的学生总数有6730多人,其中留守儿童2267人、特困生879人。这些孩子到辅导站来不仅可补习文化课,而且能学到许多校内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在辅导站电子阅览室的电脑视屏上与远在异地打工的父母亲交流聊天,这让孩子们倍感温暖和亲切。

  助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全市各级关工委一直把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作为中心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5年,市关工委还通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契机,配合市文明办、教育局等部门,开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他们提前请专人编写教材,还在南海中学举办了专场报告会,并将报告会内容制作成光盘,发放到各乡镇、部门和中小学校播放,让全市中小学生及广大社会青年深受教育。

  各地关工委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广大青少年,有的参观抗战胜利最后一役纪念馆,有的利用当地红色资源举行凭吊和纪念活动,还有的走访抗日老英雄,编写抗战故事等纪念材料,请抗日老英雄作报告。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青少年追忆抗战、珍爱和平、缅怀先烈、学习英雄、奋发有为、强国圆梦的热情,使他们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和鼓舞。

  在市教育关工委的精心组织下,全市32500多中小学生参加了《缅怀英烈,自强不息》的命题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18075篇,其中65篇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机关工委关工委根据部门单位青年干部职工的特点,以建设现代君子家风为抓手,既请专家作辅导,又结合实际搞研讨,还组织专题征文活动,不仅促进了机关部门青年干部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而且对他们如何教育下一代提供了正确的引领。高邮农商行关工委向全行干部职工每人赠送了一本《弟子规》,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他们下一代的心中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报告
   第03版:报告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公益广告
   第06版:盂城驿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特别报道
主动作为有大爱 拾遗补缺写忠诚
张元奇:对光影时空的不懈探索
高邮报特别报道07主动作为有大爱 拾遗补缺写忠诚 2016-01-15 2 2016年01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