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序《不屈的脊梁》
~~~——序《不屈的脊梁》
~~~——序《不屈的脊梁》
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邮有颗常亮星
——序《不屈的脊梁》
  □何建明

  诗人这样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这样的人在今天的时代里有不少。

  姚正安的《不屈的脊梁》的主人公张椿年先生,在高邮人心目中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二零一四年春,扬州升达集团董事长、企业家张椿年去世了。书中描述其亲友提及张椿年的情景时言语间不无遗憾:“他走得那么突然……什么话也没有说,任何事都没有交代,就那么匆匆地走了。”是的,人在去世时亲朋好友总盼望他能在弥留之际说点什么,才不叫留憾,但张椿年就这样匆匆而去。我想他虽未交代什么话,可是他留给亲朋好友的是足以让高邮人称赞的他的戎马一生的企业功绩,他的坚强毅力,他的个人品行,他的担当,他给后人的榜样……这些他都永远留下了,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张椿年先生是高邮人。古人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描述的已不仅仅是江南美景了,还有苏杭人富足殷实的生活。高邮,隶属江苏扬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上海经济圈辐射区,是苏中、苏北地区的重要门户。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是目前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走在中国经济的最前列。而坐落在长三角的高邮,正如中国改革大潮中的一股水流,它投入到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大浪潮中,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并一直将改革精神延续到了现在,如今高邮的富足也归功于此。如果说,邓小平是这场伟大革命的领导者、设计师,那么冲锋在这场革命最前列的勇士们是谁呢?毫无疑问,是那些身处一线、与这几十年改革经历一同成长的那部分敢于冲浪的人,从上世纪末竞争激励的经济大潮中摸爬滚打并最终“出人头地”,他们带领老百姓在市场经济的浪潮里屈伸浮沉、努力航行。张椿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为什么是他们?中国这么多人口,当遇到这样的一个巨大的社会机会的关口,为什么是他们先起来了,而不是别人?在《不屈的脊梁》中,我发现主人公身上的许多特质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部分企业家身上所共有的。阅读书稿,我感知在张椿年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也懂得张椿年成为高邮著名企业家,有其必然性。张椿年出身不好,上学时,成绩优秀,因成份不好,名落孙山。身染重疾,身躯虽然弯曲,但意志不屈、精神不屈。从1959年走出中学大门,张椿年办过教育,当过兵,在服装厂裁剪、质检、政工都做过,后来又到电器厂,到模具厂任厂长,再到无线电元件六厂任厂长……看似每个工作行业不同,互无关系,但这种多元的从业经历为他以后管理企业打下了基础。他有智有谋,敢想敢干,面对国有企业的改制,对职工安置是算断不买断,转岗不下岗,不断创新机制,既顺应了实施改革的历史潮流,又尽量减轻了改革的阵痛,为企业赢得了发展的资金、人力和环境。他在退休之年还不忘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力开拓西部市场。他懂得诚信是企业经营之道,他不是一个惟利是图的商人,而是一个谦逊、有修养、待人真诚的农民企业家。他爱惜人才,懂得尊重知识和技术,重视产品质量,坚持产品质量第一。他作风简朴,没有名车相随,没有名牌服饰,没有名人的作派等等。书中对主人公的这些描述,归纳起来可以看到这是很多优秀企业家之所以成功的一系列的特质:坚韧不拔、敢于闯拼、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坚持创新、重用人才、与人为善等等。这些品质造就了一代人,他们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创造着奇迹,开垦出中国社会形态中最耀眼的一片天地。

  张椿年身上体现出的这种企业家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高邮之外,可能还有很多人不认识张椿年,在全中国,还有很多人不认识像张椿年这样的一批批优秀企业家们。而姚正安所写的这本书正是我们去了解他们的窗口,不只要了解他们的事迹,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们所代表的企业家精神和市场经济中展现出的商业品格,这是目前中国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所亟需学习和掌握的。这正是本文的最大意义所在。

  高邮有颗常亮星。张椿年就是这样一颗熠熠生辉的星。我们要特别感谢作家姚正安先生,是他把这颗闪闪发光的星雕绘在蓝天碧空之上,内容之丰富,表现之多变,叙述之生动,令我如见其人,敬之佩之。这便是文学的魅力!

  高邮是个好地方,烟波浩淼的高邮湖,风光旖旎的大运河,造就了高邮特有的里下河风情。高邮是秦少游故里,汪曾祺家乡。文明底蕴深厚,文学风气浓郁。遗憾的是,我没去过高邮。我要创造条件去高邮,领略水乡美景,感受汪曾祺笔下的温润与美好,看看张椿年的升达集团。

  我以为张椿年是一个群体的象征,一个人的成长其环境因素至关重要。我相信高邮的天空会群星闪烁,交耀无限,美不胜收,因为如张椿年这些企业家们身上所反映出的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品质风貌和当下优秀企业家的人格精神将永远照亮着高邮。

  高邮的明天会更好。

  2015年9月8日于北京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5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6版:专版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姚正安长篇报告文学《不屈的脊梁》研讨会上的致辞
高邮有颗常亮星
《不屈的脊梁》的读后感
高邮报专版06高邮有颗常亮星 2016-01-13 2 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