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的脊梁》取材于高邮。主人公张椿年是一位在高邮工业战线跌打滚爬数十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工作在一线的老党员、老模范。他把一家弹丸小厂建设成为扬州市级集团企业,他将工艺落后的低端产品锻造成国内称雄、国际一流名品,他把企业建到戈壁沙漠,成为援疆建设的示范。他一辈子兢兢业业、创新创业,一辈子克己奉公、廉洁自律,一辈子热心公益、善待社会。他的创业精神、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深得高邮广大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我市作家姚正安同志抓住这个土生土长的鲜活生动的材料,经过一年半时间的采访、调研、查阅资料,集中书写,终于完成了长篇报告文学《不屈的脊梁》的创作,并于今日首发。这部报告文学的初稿我就读过,很真实,很感人,体现了报告与文学的有机结合。这部报告文学的出版发行,我以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实现了我市工业题材长篇报告文学零的突破。二是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现爬破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正能量。三是探索文学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多种可能。
近些年来,我市的文学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省作协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举办“‘弘邮杯’书信体散文征文”、“勤廉微散文征文”等全国性的征文活动,影响大,效果好。省作协还在高邮挂牌建立了全省唯一的勤廉文学创作基地, 这无疑是对高邮的厚爱与扶持。一批作家正在成长成熟,包括姚正安在内的4位作家先后加入中国作协,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薪火相传。文学创作势头正劲,每年都出版十多部不同门类的文学作品。这次研讨会,对姚正安本人是鞭策和激励,对我市文学事业也是支持和推动。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政策激励等诸方面,再创新、再给力,努力构筑文学高原,培植文学高峰,使文学事业成为文化软实力的有力组成部分,推动高邮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迈进。
高邮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点4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6个。农耕文明、邮驿文明,底蕴深厚,源远流长。高邮是著名的水乡,大运河穿境而过,高邮湖傍城而居,生态文化、美食文化,独特丰富。近年来,高邮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古城保护和新城建设力度,一座古代文明与现代文化交融辉映的新城正在崛起。热忱欢迎各位领导、作家,各位朋友,走进高邮、了解高邮、感受高邮,用激情和灵感创作出更多反映高邮特色、展现高邮风采的文艺作品,使高邮这颗运河之滨的璀璨明珠更加异彩纷呈。
瑞羊撒蹄去,金猴疾步来。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提前给各位拜年,祝各位领导、专家和朋友们,合家欢乐,身体健康,创作丰收。
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