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90亿元、增长10.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1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82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82元、增长9.4%,列“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66位、“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47位,分别比2010年度晋升23位和24位。
2015年市委常委会重点抓五件大事
学习新理论指导高邮实践,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总体部署,着力推动重点工作落实。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集中学习研讨7次,市委常委带头撰写学习体会32篇。开展 “周末课堂”专题讲座14场,培训党员干部7500人次。把“崇文尚德、求实创新”作为新时期高邮精神,为发展凝聚新的精气神。
主攻新项目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新签约10亿元项目9个,新开工10亿元项目10个,新竣工10亿元项目6个。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356”行动计划,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75亿元、增长10.6%。深入实施“秦邮人才集聚计划”和“秦邮英才培育计划”,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创成省特种电缆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全市建筑业企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增长25%。加快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业增加值达199亿元。盂城驿创成国家4A级景区。
适应新常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在全省率先运行基本建设项目行政审批“证照库”系统,推行重大项目容缺受理、模拟审批、形式审查制,实施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实施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权证明“两证合一”。创成省金融生态优秀县市,首只城投债券“15高邮债”成功获批并完成发行。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任务,发证到户率达95%,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
务求新突破推进“四城同创”,发展成果更加惠民
紧紧围绕“四城同创”,精心组织实施城建“双十”工程。深入开展环境执法大检查等专项行动,数字化城管通过验收,国家卫生城市通过扬州市级考核。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全面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2015年度民生“1号文件”181个项目基本完成,城乡低保标准每月分别提高到人均550元、410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年人均6600元。
严明新要求抓好专题教育,发展能力更加扎实
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引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各级党组织深入排查“不严不实”问题,并结合中央开展的各类专项整治活动,推动解决一批新老问题。从严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启动实施“基层党建一把手工程”,举办专业化能力培训班9期、党性教育专题班2期,遴选61名年轻干部到发展一线 “墩苗”,精心组织“为官不为”专项整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学习贯彻《准则》《条例》,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十二五”厚重成绩单
发展实力显著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8.1%,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4%;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7.2%。累计开工建设292个亿元以上项目,比“十一五”期间多154个。竣工投产225个亿元以上项目,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4个。
发展质态持续攀升
服务业比重五年来提升8个百分点。航天水力、中航工业、中信戴卡轮毂等一批“国字头”、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高邮,规上工业企业达524家。旅游业确定为永久性基本产业,大运河世界遗产点得到有效保护等。
发展空间加快拓展
成功实施区划调整,20个乡镇调整为13个乡镇(街道),整合提升乡镇工业集中区,开发区与马棚街道、湖西新区与送桥镇、城南经济新区与车逻镇实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三垛镇、临泽镇、菱塘回族乡创成全国重点镇。
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坚持每年下发民生“1号文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6%、12.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先后完成北关河风光带、盂城驿景区扩容等一批重大工程。
管党治党不断从严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积极投身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持以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全市上下朝气蓬勃、和谐奋进。
做好2016年工作
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创新发展”总基调。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1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以上,实现节能减排年度目标,“四城同创”按期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惠民。
围绕“经济强”,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2016年确保新开工10亿元项目8个以上,竣工投产6个以上;确保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以上、外资项目12个以上。实施“双企科技培育”计划。2016年力争工业开票销售增长10%以上,入库税收增长9%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40家、省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8个。加快建筑业集聚集约发展,争创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继续实施服务业提速增效计划,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1.5%以上。
围绕“百姓富”,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加快富民惠民步伐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建筑业从业人员3000人;建好农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金保工程,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调整职工医保大病医疗救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至30万元;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大对残疾人、大病家庭、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等困难群体的社会扶助力度,落实提高“五保”及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紧扣“惠民”,继续制定实施民生“1号文件”。
围绕“环境美”,加大绿色发展力度,加快城乡一体步伐
加强规划引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推进2016年度城建“双十”工程。加快城乡公园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东部新城文体中心、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及人民公园扩容改造工程、高邮州署复建、北门瓮城遗址公园、傅公桥路北延、后街后巷维修改造及老小区整治、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迎接高铁时代,推进S611、S333高邮东段、屏淮路北延、扬州高邮湖通用机场、界首运河大桥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提档升级农村公路。加大重点中心镇建设扶持引导力度。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加快实施海潮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湖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垃圾焚烧发电、镇村污水处理和数字环保等项目。
围绕“社会文明程度高”,加大依法治市力度,加快文明创建步伐
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广泛开展学习宣传高邮好人、最美人物等活动,持续引导市民提升道德品质、增强诚信意识、增进文明素养。以推进社会文明城乡一体建设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推进公共文体服务向农村延伸,创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科学合理整合和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实施文化博览城建设工程。
干好“十三五” 建设新高邮
核心提示:
“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迈上新台阶、建设新高邮”为总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市、全面从严治党,全力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和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高邮。
关键词:经济综合实力
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72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5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8%,创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全国文明城市,让“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宏伟蓝图在高邮大地上转化为生动现实。
关键词:践行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协调发展,把统筹协调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方法。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开放发展,促进“江河”联动,融入沿江、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坚持共享发展,让全市人民更加充分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突出重点任务 精准发力推动
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经济开发区打造千亿级园区,力争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湖西新区创成省级高新区、全国路灯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建成全国知名的特种电缆制造基地;城南经济新区创成国家火炬计划特色园区、部级智能健康装备科技产业园、省两化融合示范区;依托电池工业园,打造国家级储能产业生产基地;依托华翔公司,打造苏中循环经济产业园;依托开发区科技综合体和食品快检中心,打造全省食品安全产业集聚区。
全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努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走在省市前列。以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引领,推进高邮鸭产业园、八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水禽、花卉苗木、休闲观光等特色产业带建设,强化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生态渔业养殖区、复合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休闲宜游、生态宜居的特色村庄,建设一批自然美、田园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
全力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惠民,创成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多出精品佳作,争创省“五个一”工程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文化项目投入,树立城市即旅游理念,建设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打造运河旅游名城,提升盂城驿国家4A级景区管理经营水平以及周边文化业态发展。
全力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推进新一轮脱贫攻坚工程。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建设适老型住宅,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以高邮城区为主导、重点镇为支撑、一般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为基点的城镇体系。着力建设品质城市,加强产城互动,规划建设城市东部交通综合枢纽。
全力推动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一以贯之严管干部队伍,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整顿软弱后进党组织,强化党组织基础性工作。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持续抓好整改落实。认真履行“两个责任”,强化《准则》《条例》等制度约束力,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扎实有效推进反腐倡廉。
全面落实“两个责任”
提升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
夯实思想政治基础,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要注重理论武装。紧紧依托党委学习中心组、“周末课堂”、“道德讲堂”、“城乡结对共训”、“我是党课主讲人”等品牌载体,不断强化理论武装。要注重党性教育。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议事决策规则,坚决落实“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要注重思想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 “三严三实”标准,在谋事、创业、做人中锤炼党性、磨砺作风、树立形象。
夯实干部队伍基础,进一步提升能力水平。要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注重把忠诚干净担当、善引改革发展、学法用法守法的干部选进领导班子。要优化干部选育体系,注重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要加强能力水平提升,实施新一轮干部能力提升行动。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进一步增强发展能力。要坚固党建根基,启动实施“双覆盖双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三学一做”、“双百双千”党员联系服务等活动。要建强基层队伍,按照“双强”标准选准配强带头人,启动村干部素质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大学生村官“升级”工程。要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推进“六有”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夯实统战群团基础,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要壮大统一战线队伍,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全面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要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勇当建设美丽高邮的生力军。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委的领导责任。
夯实纪律作风基础,进一步树立廉政形象。坚持正面倡导,强化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坚持抓早抓小,促进治本,不断细化公开内容。坚持重拳出击,正风肃纪,全力支持和保障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执纪问责;抓好“两个责任”的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严格执行“一案双查”制度。以“为官不为”专项整治为抓手,严肃问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查纠不正之风。
文字解读 殷朝刚 周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