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有效延伸,在幼儿园它能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幼儿自主玩、自主学,潜移默化地渗透了主题目标,促进了幼儿感知认知的全面发展。主题活动下的“快乐的六个宝”区域活动创设,从多种角度出发,让幼儿积极参与,按自己的思维和能力,操作摆弄,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感知认知等多方面的发展,使幼儿的童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区域活动中的环境创设是教师主题活动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入活动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思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
在小班开展了主题活动“快乐的六个宝”在这一主题中,我们运用了一系列有趣的区域活动和幼儿一起通过感官去感知周围的世界。在感官的运用中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体验,主动建构有关感知的经验世界。通过贴、画、听、猜、玩等一系列区域活动,感受到五官的重要性,从而学会保护感官,养成良好的保护意识。
一、在“娃娃家”的区域活动中,我合理地投放一些材料,深得孩子们的欢迎
“娃娃家”是班里孩子最喜欢去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通过模仿大人的语言、动作来照顾“娃娃们”。例如:“宝宝,我来帮你穿衣服”、“宝宝,我来抱你睡觉”。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了毛巾、脸盆、小梳子等,引导幼儿帮娃娃洗洗头脸、梳梳头发,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又让幼儿感知到小手的作用及重要性。在这区域活动中,孩子们玩得都是爱不释手,幼儿参与是积极的,学习是主动的,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感知到“六宝”中小手的作用,做任何事都需要小手的帮忙。
二、在“美工”区域活动中,适当地阶段性地投放材料,逐步加深操作的难度
在开展主题的初期,我们在美工区先投放了基本的废旧材料做人的五官(如硬纸板、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纽扣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组合操作。先选一个材料作人的头,这个材料首先要大一点的,然后选出材料做眼睛,再选出材料做耳朵、做嘴巴、做鼻子,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摆放,如:眼睛在人脸的什么部位,鼻子嘴巴又摆在哪里。通过这样的操作,幼儿基本上掌握了五官的位置,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更换脸部的神情。让幼儿自由想象操作觉得哪些表情是像哭的,哪些表情又是代表着开心的。
三、在“探索”区域活动中,特殊材料的投放,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配合“快乐的六个宝”主题活动,还引来了“泡泡”的话题。在活动中投放很多有关水的材料:自来水、肥皂水、汽水、洗手液水、胶水、苏打水、吹泡液等等,让他们通过尝试吹泡泡,知道哪些水是可以吹出泡泡的,哪些水是不能吹出泡泡的,哪些水是可以经过调配能吹出泡泡的。最后,在提供一些特殊的吹泡器,如小牙刷、小吸管、漏洞树叶、三角形的吹泡器、正方形的吹泡器等等,它们是否能吹出泡泡,吹出的泡泡又会是什么形状呢?又是什么颜色呢?等等,让幼儿自由玩,一步一步地去尝试,一步一步地去发现,积累生活中的科学经验。
四、在“益智”区域中,添加图片材料,巩固了幼儿对五官功能的认识
图片的投放增添了区域活动的趣味性。幼儿可以两人一组,采用“你问我答”的游戏方式,一人拿出眼睛的图片,另一人说出“眼睛眼睛看看”,一组问完图片之后,交换角色继续进行,幼儿在这轻松的氛围中,既感知到五官的作用,同时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除此以外,我们还创设了自由区域活动,如添画区域活动、跳跳棋区域活动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区域活动,让主题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充实,主题目标得到进一步深化,幼儿在自由玩、快乐玩、学习玩中得到了全面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