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好老师的评价各人的标准也不一样。爱岗敬业、业务精湛、关爱学生、为人师表……这些都是人们心目中好老师的重要条件。而我认为一个好老师、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拥有以下“四心”。
一、热爱教育的红心
大教育家陶行知曾形容教师的职业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确,拥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红心,这是作为一名好老师的首要条件。这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对教育事业满怀赤诚之心,才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才能扎根教育事业,献身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好老师。古往今来,大凡优秀的教育家,莫不拥有这颗红心。陶行知先生,正是由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才放弃了优越的条件、优厚的待遇,来到南京农村,白手起家,百折不饶,创办了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师范学校,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因为这颗红心,年近8旬的江苏省唯一“终身少先队辅导员”徐国英老师,数十年来,坚守在少先队工作岗位上,心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追求学校团队工作创新创优,让扬州少先队品牌叫响全国。有了这颗红心,如同教育海洋中有了航标,让我们不偏离航线,永远向着心中的教育理想前进。
二、博大宽广的爱心
“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著名文学家、语文学家夏丏尊先生的名言。由此可见,一颗博大宽广的爱心对于教育是多么重要。我也反思自己对学生的爱,好像一直是爱着他们的,况且在许多师生的眼里,我一直是个与学生为善的老师,一个好老师的形象。可是再扪心自问一下,我的心中是否真的有一颗真爱之心;是否能把自己的爱撒向每一个学生,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是否能在每时每刻都能让学生沐浴爱的阳光,而不仅仅是学生表现突出的时候;是否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让学生触摸到爱的温暖,而不仅仅是在学校,在课堂……所有这些都值得我去反思,去改进。爱学生,就要像斯霞老师那样,在她的身上始终蕴藏着慈母般的温情,流淌着爱的暖流,真诚地关爱每个学生,播撒着无私大爱。只有真心地关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对你的尊重和爱,那一刻是老师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
三、诲人不倦的耐心
孔子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于孩子的教育、转化,永远是一项漫长而曲折的工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面对孩子的错误、反复、叛逆,作为一个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坚信每朵花都有盛开的时候,坚信只要有爱的温暖,就能融化学生内心寒冷的冰。海南省乐东县利国镇中心学校的关义芸老师,接手六(6)班——这个让许多老师都“敬”而远之的“ 放牛班”时,她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她从值日这件小事做起,以身作则,给孩子们做榜样、做示范,日子一长,孩子们终于拿起扫帚与老师一起值日了。她关注孩子们课上的发言,通过各种方法鼓励孩子们大胆发言,积极表现。特别是她对孩子们的鼓励,给了孩子们以信心。关义芸老师的耐心终于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在她的努力下,“放牛班”也有了春天。毕业了,孩子们纷纷拿着成绩单向她报告喜讯。面对命运的不幸时,孩子们给了她莫大的安慰……这难道不是一个老师最大的职业幸福吗?
四、不断探索的专心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朱熹又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们经常说,给孩子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在这个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的时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不断地探索,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胜任教师这一神圣的岗位,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这一历史的重任。不断探索,就是要探索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断探索, 就是要探索减负增效的良方,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进步发展。
总之,拥有热爱教育的红心、博大宽广的爱心、诲人不倦的耐心、不断探索的专心,躬耕教苑育桃李 丹心一片谱华章,就能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称赞、社会认可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