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汤庄镇中屏村的蔡庆元是一名抗战老兵,记者来到他家时,他正躺在床上休息。在床榻边,今年88岁的蔡庆元向记者叙说了自己的参军经历。
“是大哥让我有了参军的念头。”蔡庆元说,自己是家中四兄妹中的老二,大哥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一直想去参军却得不到父母的允许。看见大哥想当兵,他也来了兴趣,于是报名参了军。那是1943年的下半年,他先是在地方当民兵,那时候地方上有许多地主家中有钱有枪,为了拉拢地方民兵,地主们常常送些钱和枪到地方上来,自己也拥有了一把枪,而且是一把英国造的好枪。4个月后,他加入了部队,开始在一线与鬼子们斗争。
蔡庆元说,战场上胜败是常事。那时候,部队力量较弱,武器弹药很缺乏,要想壮大自己,只有通过打胜仗,到敌人的手上去抢。双方力量悬殊较大,部队不可能正面去攻打敌人,只能靠偷袭。有时候,偷袭会成功,有时候也会因为一些信息失误而吃败仗。记得有一次在宝应附近打了一仗。那时候,部队得到情报说城里的几十名鬼子要下乡来,便派了100多名士兵事先埋伏起来,准备给鬼子们来个偷袭。不知是情报失误还是鬼子们临时改变了计划,下乡来的不仅有几十名鬼子,还有100多名伪军,那时撤退也不可能,只有迎面而战。这场战斗,我军伤亡很大,最终只有一半人撤退回来。“鬼子们见到我们转头就走了,反而是伪军与我们展开战斗。”蔡庆元叹了口气说,战争期间,许多贪生怕死的中国人投靠了敌人成为伪军,他们帮助敌人欺负中国人,干了不少坏事,真是比鬼子们还要可恨。
蔡庆元说,自己到部队参军时,将那把英国造的枪带了过去,令战友们羡慕不己。那时候,部队里大部分都是老式的枪,品种又杂。2年左右时间,部队里的枪大多都换成了新枪,其中有上面发的,更多的是战士们从敌人手中缴获来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蔡庆元又随着部队南征北战,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共产党能取得天下不容易,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后人当牢记历史,珍惜和平。”蔡庆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