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45年1月份报名参的军,参军第15天就在兴化附近打了第一仗。”家住周山镇狄奔村的周桂宏是一名抗战老兵,今年89岁的他精神矍铄,一一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参军历程。
周桂宏是家中的老幺,父母去世早,哥哥都已成家,独自一人的他主动报名参了军。“我参加的部队属于高邮团特务连,部队驻扎在周巷附近,周边荡区较多,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周桂宏说,因为特务连是部队里的宝贝,来到部队后,他便领到了一把“三八”式,拿到枪后非常开心,因为在其他的连队,新兵是领不到好枪的。参军第15天,他便与战友一起在兴化附近参加了战斗,当时的任务是攻打敌人的四个碉堡。那场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从前一天晚上一直打到第二天下午才结束。一场战斗下来,虽然伤亡较大,但部队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成功地炸掉了敌人的四个碉堡。
第一场战斗结束后,周桂宏所在的部队休整了半个多月,又在兴化打了第二仗,任务是攻打河对岸的敌人。周桂宏说,要想打到对岸去,必须走水路,部队领导想了一个好办法,准备了几条船,在船上摆放一张桌子,往桌子上盖一床弄湿的棉被,战士们便躲在桌子下面向对岸射击,每条船后面由两名水性好的战士在河里负责推船。为了保护进攻的战友,他与其他战友一直在后面负责打掩护,不断地向对岸开枪,吸引敌人的火力。
1945年6月,周桂宏在盐城打了他参军后的第三场仗。周桂宏说,记得那天下午,部队到达城墙下,站在城墙上的敌人看见他们后立即脱了上衣,光着上身拿刀远远地向他们挥舞着,还大声地喊着口号。领导一声令下,砰的一声枪响,吓得敌人立即蹲下身体躲了起来。随后,部队开始进攻。傍晚时分,部队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拿下了这场战斗。几个月后,周桂宏又随部队一起来到邵伯,在邵伯参加了抗日战争最后一役———高邮战役的外围战斗。“只要枪一响,就会有伤亡。”周桂宏感慨地说,每一场战斗的胜利都是用鲜血换来的。第一次上战场心里多少有点害怕,后来次数多了就慢慢习惯了,那时候,战士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抗日战争结束后,周桂宏又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涟水战斗、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在其中的一场战斗中,他的右手中指被子弹打断。战争胜利后,周桂宏被安排进入北京某空军通信团做供给员,1954年退伍回到农村参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