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8岁的倪怀文是我市如今健在的数十名抗战老兵中年龄最大者。日前,记者来到他位于临泽镇法青村三组的家中,得知记者的来意,刚刚在儿子照顾下洗完澡的倪怀文精神抖擞,向记者叙述了他的抗战经历。
由于年事已高,倪怀文记忆有些模糊,加上受过伤,听力严重下降,他不能很清楚地说出自己所在部队的番号,或者是参加战斗的时间、一些战役名称等。
倪怀文说,自己参加的第一场战斗是有名的黄桥战役,那场战役,我军面对有绝对优势的敌人,大获全胜。还有一次,他们在浙江湖州大阳桥附近与鬼子进行了一场激战。鬼子们驻扎在碉堡内,碉堡一般有六七层楼那么高,每层四面都有射击孔,最下层的射击孔也有三四米高,上下层的射击孔错开,所以几乎没有射击死角。楼顶有岗哨,想要接近又不被发现几乎不可能。“白天容易暴露,我们就晚上攻打。鬼子的碉堡楼下有围墙,围墙外还有铁丝网和壕沟,要接近非常困难。”倪怀文告诉记者,天黑后,我军战士爬壕沟、过铁丝网,偷偷摸摸地来到碉堡下,敌人发现后纷纷开枪。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向前,没有后退的。那场战斗,我军前后攻打了20多天,终于攻下了碉堡,取得了胜利,还成功抓获了不少鬼子。
倪怀文说,一次在浙江马站镇附近,根据情报得知山上有鬼子,我军便向山上进攻,没想到鬼子的火力非常猛,怎么攻也攻不上去,最终只能撤退。那场战斗,我军损失不小。“行军打仗,风里来、雨里去、雪里爬,都是常有的事。”倪怀文说,战争时期,条件非常艰苦,不管刮风、下雨或是下大雪,遇到了敌人就开打。记得有次下大雪,天气非常寒冷,手脚冻僵了,枪都使用不起来,遇到了敌人就拼刺刀。狭路相逢勇者胜,要想活命,只有杀死敌人,刚开始他还有点害怕,但久而久之就不害怕了,到了战场上根本就没有时间让你害怕,只有向前冲。
解放战争时期,倪怀文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等。1950年,倪怀文退伍回乡务农。“10年参军,身上的伤无数。”倪怀文拉起衣服说,这是子弹打伤的,这是铁丝网勾伤的,这是弹片擦伤的,耳朵是被炮炸伤的,每一处伤都是我上过战场的见证,我们当年都是拿命来拼的,与那些牺牲的同志相比,我比他们幸运。
杨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