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临泽镇法青村的抗日老兵张士发今年92岁,在去他家的路途中,记者恰巧遇到了出去买菜的他。谈起当年的岁月,张士发说:“在部队里,我看押过鬼子,他们在我们面前不敢‘调皮’的。”
1944年,21岁的张士发报名参了军,成为首长的勤务兵。“时间久了,已经忘记那位首长的姓名,但清楚地记得他是湖南人。”张士发说,那时候,首长讲了一口湖南话,自己刚进部队,很多话都不太听得懂,有时候还会闹一些笑话,但首长人非常好,生活起居上照顾不到位也不会生气。一段时间后,张士发被领导安排进入通讯班,成为一名通讯兵。“我曾划船送过信。”张士发说,自己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是到兴化去送信,那次送信走的是水路,在部队的安排下,自己划了一艘木头船来到兴化的部队,完成了送信任务。
张士发说,后来,自己又被部队安排进了地方的保安大队做保安,负责维护地方安全,期间,自己还看押过鬼子。“鬼子们个头都不高,在我们面前很‘规矩’。”张士发说,自己一共看押过80多个鬼子,这些鬼子都是前方战士们俘虏来的,被关在牢房里,不说话,更不敢“调皮”,每天三餐,都有专门的人送到牢房给他们吃。“鬼子们非常坏,利用中国人打中国人。”张士发说,那时候可恨的不仅是鬼子,还有许多中国人为鬼子们做事,帮助鬼子欺压老百姓,这些人比鬼子更加可恨。
在张士发心中,一直有个遗憾,那便是父亲去世时没有在身边尽孝。“父亲去世时,我还在部队,没能赶回家。”张士发说,这是自己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每每想到这,心里都很惭愧,愧对老父亲。
1946年,张士发选择了退伍回家。回到高邮后,张士发在县政府任过职,因为识字不多,他主动放弃职务选择回到临泽老家,并在村里做过小队长。张士发说:“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的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现在的生活真的很幸福,这样的好日子是当初想都不敢想的,我已经很满足了。” 杨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