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8月19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74mm!高邮水利迎接“大考”
北澄子河闸站排水场景
城区防洪示意图
抢排现场
  □杨卫锋 郭兴荣

  市气象台相关数据显示,8月10日上午8时至11日上午8时,我市平均降雨量为269.2毫米,其中城区降雨量更是达到274毫米,创下1953年以来我市日降雨量新记录,占正常年份全年降雨量的五分之一。

  市水文观测站相关数据显示,在同样的时间段,我市相关水域最大降水量达231毫米,半日降水量超过1991年汛期最大单日降雨量之和,集中降水强度为建国以来罕见。

  有关专家说,扬州市区本次强台风雨降了138毫米,相当于14个瘦西湖的水量一下子倾倒下来;而我市城区强降雨量达274毫米,按此计算,则相当于近24个瘦西湖的水量一下子倾倒邮城……

  8月10日至11日,台风“苏迪罗”来袭,我市遭遇了60多年一遇的强台风暴雨。但很多市民发现,大部分积水点在1至3小时内就实现“雨止路干”,强暴雨天气给邮城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市水利局局长周建峰告诉记者,此次强降雨之所以未给我市带来重大损失,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对城市防洪工程的高度重视和大量投入,得益于职能部门和“一镇两区”科学务实的应对机制,得益于广大市民积极主动抢排自救。

  民生水利惠民生  防洪投入出成效

  “遇雨则涝,遇涝则瘫”是当下很多城市的通病,也是前几年邮城汛期涝情的真实写照。

  治城先治水,要“面子”更要“里子”。近年来,高邮市委、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把城市防洪排涝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加以推进实施,积极打造“清水活水、不淹不涝”城市。同时,市人大、市政协每年都要组织相关视察、督查活动,确保相关工程顺利实施。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部门治水活水的热情高涨。近年来我市积极包装项目向上争取,累计投入近6亿元(拆迁资金除外),先后完成北澄子河上段、大小淖河、马饮塘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和城区北部洼地挡涝除涝工程,新建了大淖河泵站、新河泵站、万斤河泵站、东门大沟泵站、凤凰河泵站和北澄子河闸站等,新增排涝动力近40个流量。去年以来,我市又实施了市河二期、东门大沟、南海子河、老横泾河上段等一批城区重点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此外,还建成一批地下管网,从而形成了“防、泄、蓄、调”立体防洪工程体系,集排涝、活水、截污、景观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城市居民创造了更多的水生态福利。

  据市防办相关负责人邵天宝介绍,“此次强降雨,我市城区虽然有20多个明显积水点,但由于排涝设施得力可靠,加上及时科学调度,积水很快排除,最快的积水点三十四分钟就恢复到正常状态。”

  南海子河周边、老电讯器材厂附近、体育馆一带低洼地,以往大雨必涝,有时积水达40至50毫米,而且滞留一到两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市河整治、南海子河整治等工程实施后,排水速度明显加快。这次台风暴雨中,有市民电话反映道路积水,水利部门迅速启动相关泵闸,半小时内基本消除积水。

  邵天宝告诉记者,目前高邮市区的排涝动力约为每平方公里3个流量,“十三五”期间将达到每平方公里4.5个流量。今明两年,我市还将新建马饮塘河闸站,并对承志河、长生大沟、南澄子河上段、香沟河上段等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届时我市城区防洪防汛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一位老水利人感叹说,城河整治和管网铺设的大投入、大贯通,把以往水道中的“断头路”“死路”变成“高速公路”,是此次决战决胜60多年一遇强降雨的决定性力量。

  雨情肆虐超预期

  科学调度腾水位

  作为全市防洪防旱牵头部门,市水利局每年都要会同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及早制定《高邮市防御洪涝灾害应急预案》,编印防汛工作手册,分片划分责任范围,明确专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组织防洪防汛演练,确保防汛工作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断提高我市防洪防旱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与此同时,加大对在建工程督查力度,制订严密的度汛方案,对汛前巡查发现的险工患段一一落实处置措施,确保相关设施和应急队伍到时拉打出、打得响。

  8月9日至10日,我市气象部门连续发出强暴雨预警信号。为了应对强暴雨可能带来的涝情,市防指和水利局一方面紧紧盯住天气变化,另一方面根据内河水位情况积极采取调控措施。“10日上午8时左右,我们果断关闭了琵琶洞、南水关、头闸干渠和水厂引水洞4个活水工程引水口,并提前启动大淖河泵站、新河泵站,以腾空内河水位,迎接强降雨。”市水利局城排处负责人张才华说。果然,下午的雨越下越大,原先腾空的水位很快又回到原来状态,甚至超过原先水位。到下午5时许,外河水位已达2.1米。“虽然此时还没有达到2.5米关闸开机的防洪预案水位标准,但考虑到市气象部门将原先的蓝色暴雨预警提升到最高级别红色预警,我们又果断提前启动了万斤河泵站、东门大沟泵站、凤凰河泵站和北澄子河闸站。”

  市区所有排涝泵站全部满负荷运转,防洪防汛设施充分发挥作用。到11日凌晨3时左右,强降雨逐渐停止,内河水位随之快速下降。至清晨6点钟左右,除了世贸广场、城北小学等几处积水点外,大部分路段积水基本排除。

  张才华告诉记者,以前一遇到大降雨,他们就会接到许多市民的投诉电话,还有市民到水利局上访;而今年情况大不同,强暴雨后没有一起市民上访事件发生,只是在降雨过程中陆续接到40多个市民的咨询电话。

  奋力抢排齐上阵  关键时刻见精神

  10日晚间,强降雨牵动着市领导的心。当晚,市委书记韩方,市长方桂林及杨文喜、潘建奇等市领导迅速带领水利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城区相关路段、闸站等区域察看雨情,现场部署指挥城区积水排涝工作。

  “雨情就是命令!水利人的职业习惯是风雨越大越要冲到一线,在家呆不住。”市水利局局长周建峰告诉记者,当晚,市水利、城建、房管等部门组织了80多人的应急突击小分队分头行动;市消防大队迅速调动4辆消防排水车分头抢排相关道路和小区积水;市公安局突击抽调警力到抗灾一线封路排水,保证过往车辆与行人安全;“一镇两区”派出干部和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组织抢排。

  该局城区防洪负责人、副局长秦超发着高烧仍坚持带队查看汛情,现场指挥,一直奋战到早上5点多钟。回到局里时,他连爬楼的力气都没有了,直接在办公楼下与相关人员做好交接工作后才回家休息。市防办主任、副局长茆德华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连续二三十个小时未合眼,深入城区各积水点抢排积水。夜里雨大积水深,他干脆用双手在水中摸排水口,当发现很多地方的积水都是因为道路两旁的窨井盖板、水箅子间隙堵塞时,他果断指挥大家撬开整个窨井盖,从而大大减少了排水时间。

  当晚,市水利局有值班任务的坚守岗位,没有值班任务的也主动到局里帮忙值加强班。中层干部孙龙祥、邵天宝、黄穗等主动参加值班,与各乡镇园区水利站取得联系,密切关注各地雨情变化。

  “掏污队”的18名同志,男女齐上阵,先后转战于高沙园、金桥路、屏淮路、花湾路、世贸国际广场、水关社区、西塔社区等路段区域,他们用钩子通排水管道、用手抠垃圾,手磨破了、衣服湿透了全然不顾,并表示:积水不排除,人不离岗位。

  “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一些社区群众也纷纷自发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从而为各地尽快排除积水赢得了时间。这也是我们水利人的职责所在,使命使然!”市水利局副局长茆德华动情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274mm!高邮水利迎接“大考”
暴雨“三思”
高邮报专版04274mm!高邮水利迎接“大考” 2015-08-19 2 2015年08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