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采访,听到了不少这里的员工以厂为家的故事。是什么原因使这家公司有如此的凝聚力,让这些员工如此敬业?记者在进一步的采访中找到了答案——是企业党总支“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让这里的员工视厂如家。
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85年,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电线电缆的企业。近年来,公司党总支以发挥“两个作用”为根本,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创新实施“暖人、育人、做人”人本工程为载体,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导向,以构建和谐企业为重点,以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努力做好党建工作。
对公司困难职工和有关社会弱势群体,公司党总支给予无微不至地关爱,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及时地送去温暖。去年5月份,公司一名叉车工被查出了患有小脑萎缩,公司党总支负责支部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知道此事后,及时向公司党总支书记、公司董事长郑连元进行了汇报。公司党总支经过研究,决定让他回家休息,对其发放基本工资,且帮助他缴纳各项保险万元。在曙光公司,职工发生重、特、大事故,通过公司宣传、引导,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职工之间已基本形成了互帮救助机制。从2011年7月份起,公司还为所有职工缴纳了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连同过去已正常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公司每位员工都享受了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社会保障待遇,一些职工在拿到住房公积金卡,看到缴存信息后说:“这是公司为我们职工办的又一件大实事!”
在曙光公司,每年职工工资标准、人为质量事故的处理等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大事,年初均由工会牵头,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由全体职工代表“说了算”,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协议。2014年职工工资增长16.2%,人均工资比上年增加6105元。在2015年年初召开的总结表彰动员大会上,公司向全体职工公开承诺:2015年度职工工资增幅不低于10%。
在发展过程中,公司党总支还切实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创新实施“育人”人本工程,为每个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成长成才的舞台。培训新职工。今年以来,在市电线电缆协会牵头组织下,公司安排近10人参加了全市电线电缆高级工培训班,集中学习近4个月;利用新工具。2012年3月份,公司投入了70多万元,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举办了电子科技大学远程教育曙光大专班,推荐了具有高中毕业水平的优秀员工109人,借助了现代网络新型学习工具,参加了远程教育学习与培训,涉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经济管理、市场营销三个专业,参加的100多名学员于2014年7月份已经全部顺利毕业;建设新阵地。近年来,公司加大了经费投入,购买了近千册图书,征订了多种报刊,充分发挥了“职工书屋”的作用,引导职工多读书、读好书,争做“知识型”员工;营造新氛围。从2014年开始,公司在南广场宣传画廊开设了“身边的榜样”宣传专栏,选树先进员工、优秀党员,至目前已经先后选树了9名先进典型,让员工、党员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培养新一代。公司职工子女考取大学的,设立了曙光高考奖学金,其中:子女考取一本的每人奖励1.2万元,考取二本的每人奖励1万元。根据统计,自设立曙光高考奖学金以来,至2014年公司先后共发放奖学金近100多万元。曙光高考奖学金的设立、发放,不仅增强了职工在曙光公司工作的自豪感,而且促进了职工重视子女教育、抓好子女教育的责任感。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公司董事长、党总支书记郑连元,对自己提出严格要求,每年出差、开拓市场不少于6个月,并主动提出接受大家监督,他不仅说到,而且做到。今年全市“五一”庆祝大会,宣讲了4名劳模先进事迹,其中来自工业企业的劳模就郑连元一个人。2015年4月29日《高邮日报》以题为《郑连元:曙光的“正能量”,学习的“好榜样”》向全市推介、宣传了郑连元先进事迹,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吃苦耐劳、乐于奉献、严于律己的党组织书记。公司党总支在70多名党员中,开展了“三亮一比”活动(即亮身份、亮岗位、亮职责、比奉献),促使党员立足岗位、率先垂范、当好标杆,较好地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了曙光稳步、持续发展。
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推动企业持久快速发展的原动力,也托起了企业做大做强的梦想。今年1至5月份,曙光公司实现开票销售5.5123亿元,开票销售额列全市第二,公司也被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总工会命名为“全省党建带工建‘四统筹一创争’活动示范企业”,公司党总支被扬州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委表彰为“2010-2012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 杨松椿 周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