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孕期与哺乳期缺钙对宝宝的影响,这一篇主要介绍缺钙的诊断标准与如何补钙:
一、诊断标准:
1、血清总钙<2.25mmol/L
2、有缺钙的临床表现:多汗、夜惊、牙齿异常、精神异常、前囱闭合延迟、骨骼异常、肌肉肌腱异常等缺钙的临床表现。
血清钙低于正常一定是缺钙了;血清钙低于正常又有缺钙的临床表现一定是缺钙了;血清钙正常但有缺钙的临床表现也应该认为是缺钙;当然每个医院钙的浓度标准不一定相同,这主要跟各个医院的化验的仪器有关。
二、钙的补充:
1、原则:能食补的就食补,不能食补的可以使用一些钙的制剂。
2、补钙的时机:一般建议处于快速生长的生长期如婴儿期、青春发育期适当补充,这些时期是钙需要量大的时期;有缺钙表现的时期。
3、补钙的时间长度:有缺钙表现的孩子补到症状改善再维持1个月左右;婴儿期、青春发育期的预防补钙一般3个月左右每年;其实只要进食足够钙的食物也可以不补充另外的钙剂。
4、每天推荐钙摄入量:(食物里加额外钙剂)1?6个月,母乳喂养儿 300毫克/日,人工喂养儿400毫克/日;6?12月,400毫克/日;1?3岁,600毫克/日;4?11岁,800毫克/日;11?18岁, 1000毫克/日。
5、补钙的来源:选用钙含量高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蛋黄和鱼贝类、豆制品、硬果类食物(如花生仁、核桃仁)、海产品、鱼松、肉松,其中奶及奶制品为最好,奶类不但含钙丰富,且吸收率高;如果食物补充不行可以补充一些钙的制剂;同时可以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以提高钙的吸收。
作者简介:
陈真堂,主治医师,曾在全国知名的专科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修学习,对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病有着丰富经验,尤其对儿科的呼吸,消化等疾病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