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2015年01月21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汤庄镇
  2014年,汤庄镇坚持稳中求进、进字当先的总基调,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农业农村发展、集镇扩容提升、民生事业改善、社会管理创新等重点工作,实现了区划调整以来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局。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亿元,同比增长10.3%。工业增加值、出口交货值、规模企业产值、开票销售收入、重大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等指标皆跻身高邮前列。实现综合财政收入1.44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21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1390元,增长14.5%。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项目建设推进有力。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5个、5000万元项目以上5个,项目建设位居全市前列。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紧紧抓住“4.17”招商、上海招商突击月等契机,深入开展以企招商、凤还巢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先进地区产业转移招商活动,先后组织12支小分队、分16批次到上海、山东、武汉等地招商,拜访知名企业23家、走访成功人士22人、接待投资者考察25次,签订正式亿元投资项目4个、达成意向性协议项目1个、跟踪推进项目3个。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96家、私营企业235个、个体转私企20户,新增加民营注册资本4.7亿元、工业投入6.8亿元,民营经济指标超额完成任务。

  ——园区打造创新业绩。成立液压机械特色产业园组织机构,设立相关职能科室,配齐明确工作人员职责。累计投入近5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建成贯穿园区东西的连新路,初步建成南邱河路,亮化创业路和连新路,规划启动园区综合服务体建设,沙堰、汉留工业集中区配套设施不断优化,创成扬州市特色产业园和优化发展型工业集中区。

  ——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围绕市“百名博士行”开展专家邀请及产学研活动,签约协议3个。围绕“秦邮人才集聚”推进年集中活动,签约校企产学研项目2个、人才引进协议3个。围绕人才引进战略,成功入围“绿扬金凤”计划2个。围绕产业提升,签定实施合作项目2个。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申报高新技术产品11个、扬州市工程中心2家,昇业机械、龙鑫机械2家企业成功创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帮助6家企业申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金208万元,组织9家企业申报高邮市科技奖,申请专利215件、授权16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件。

  ——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主动深入企业排查、现场办公等形式,帮助企业协调用工、用电、用地、用水等问题,主动服务企业注册、增资、立项、包装、培训、财务等工作,深入实施“品牌、专利、标准、上市”四大战略,注重品牌和专利的创建,注重推动企业行业标准制定和“新三板”上市工作,十二粉黛生物科技“新三板”挂牌已进入实质性程序。

  农业农村工作扎实推进

  ——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开展村农技员、罗氏沼虾养殖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250人次。扎实狠抓水稻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申报、核实、发放等工作,狠抓惠农资金抵扣上交、集体代领等违规行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2个、工商登记家庭农场14家、适度规模经营3200亩。

  ——全面开展农业生产服务。完成1.4亿元民资招引任务,推进2个千亩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实施生态农业项目1个、农业重大项目2个,其中元鑫冷冻食品被认定为扬州市农业重大项目。改建维修泵站5座,疏浚河塘19.8公里。新增粮食加工企业1个、饲料加工企业1个,申报扬州市农业产业化企业2个。检测园区基地、农民种植、市场销售蔬菜942批次,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检查51次,连续两年获得农产品监管先进乡镇。完成水稻参保5万多亩、小麦参保近8万亩,全年定损核实理赔资金385万元,全面完成市下达的高效农业参保任务。推广全国基层农业补助项目30户,完成配方肥推广1万亩、示范区1千亩、测土配方施肥试验4个、施用秸秆腐熟剂2.25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

  ——深入推进农村制度改革。完成了全镇17个村、260个村民小组、1.52万农户、12.93万亩的土地确权发证任务,发证率达97.8%。挂牌成立农村产权交易站,规范做好土地流转、承包纠纷、房产登记等工作,帮助23家企业办理房产证。建成一事一议奖补项目8个。

  集镇发展步伐加快

  ——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定位集镇。启动集镇总体规划(2014-2030)修编工作,集镇总规初步通过专家评审,进入公示审批阶段。抓住省道333过境契机,确定“一中心三片区”整体设计,保持中心镇区和老汤庄、老甸垛及老汉留片区集镇统筹发展。结合自然村形态,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确定拓展型规划发展村庄17个、提升型发展村庄39个。

  ——坚持建管并重,全力打造集镇。累计投入650万元,实施了西入口景观打造、海陵广场升级亮化、集镇管网完善、通达路北延拆迁、汉留港大桥改造、老汤庄幼儿园道路新建和老汉留幼儿园食堂迁建、东升苑道路配套、集镇道路修补等工程。成立集镇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二包一”路段包干责任制,对集镇存在的脏乱差突出问题,加大管理执法力度。加强镇村建设档案规范化管理,创成江苏省一级村镇建设档案室。

  ——坚持产镇融合,科学经营集镇。注重服务业资源整合,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新开工服务业亿元项目2个。突出抓好服务业重点行业,大力发展粮食物流业,以汉留粮库、三阳河米厂为核心,打造年交易量70万吨级的粮食物流服务集聚区。有序开发建设房产业,建设康桥水郡二期工程、阳光水岸综合体等工程。

  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科教文卫事业优先发展。注重提升教育质量,甸垛初中中考成绩位列全市第二、农村学校第一,连续十二年获市一等奖,甸垛初中、甸垛幼儿园被评为“省平安校园”,甸垛小学、沙堰小学创成扬州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成省居民学校1个;创成扬州市唯一一家“江苏省体育先进乡镇”;创成“省四星级农家书屋”1个;创成“江苏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和“江苏省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

  ——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有效。精心打造人口文化宣教阵地,创成高邮市人口文化“示范基地”。优质开展健康服务,免费为育龄妇女健康体检1.3万人次、为流动人口健康服务900人次。认真落实奖扶特扶政策,累计发放各类奖扶资金近20万元。

  ——社会保障事业推进有力。扎实做好新农保申领发放、企保和住房公积金扩面征缴、工伤医疗申报鉴定等工作。改善敬老院居住环境,敬老院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严格上级有关政策规定,按时足额发放低保、五保、尊老、退伍兵、残疾人等各类补助4500人次、420万元。完成14个村、23户危房改造任务,优质实施3个渔业村、17户渔民上岸安居工程。

  ——供水管网和农村公路加快改造。投入450万元,全力推进汉留片区供水管网改造,新铺设管道363.2公里、涉及3321农户,供水回收率达90%。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业绩。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3家,落实整改企业5家,逐步淘汰燃煤锅炉、改造锅炉8座、持续整改20座,排查涉酸企业30家,实施节能减排项目1个。大力清理生活垃圾,加强镇村组垃圾箱建设。大力开展新一轮村庄环境全面整治,为建立全方位长效管护机制打下坚实基础。保洁河道150多公里。持续开展秸秆禁烧,积极推动综合利用,夏秋秸秆禁烧和还田利用工作扎实有效。加强环保品牌创建,创成3家“绿色企业”,建成2家生态养殖示范户,汉留社区创成扬州市绿色社区,汤庄村创成省级绿化示范村。

  ——征兵工作优质圆满。主动适应政策调整,全面开展网上登记和应征报名,严明征兵工作经济上“重奖严惩”和政治上“一票否决”制度,优质完成26名新兵征集任务,连续多年无一责任退兵。切实提供经费保障,配备充实防火、防爆、防洪、防恐器材,达到了“硬件必硬、软件不软”的人武规范化建设要求。

  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

  ——社区阵地改善达标。累计投入300多万元,通过置换、新购等方式,彻底改造四家社区阵地,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全部通过上级达标验收,为民服务平台更加坚实。

  ——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充实优化安全生产组织网络,扎实开展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设施、机械制造业四项排查活动,先后共计行动8次、排查隐患935起、持续整改935起。

  ——维稳维权多管齐下。建立镇村联动信访工作网络,全年接待群众来访86起、205人次,受理信访17件,妥善处理疑难信访积案4个,受理矛盾纠纷136件,调解率、成功率均为100%,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多件,义务审查农村承包合同218份。

  ——载体建设创新加强。规范建设镇村社会管理服务平台,率先建成全市一流镇村两级平台规范化示范点,率先成立农村基层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联动组建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司法惠民服务站”。

  2015年,汤庄镇将按照“适应新常态、拓展新优势、迈上新台阶、为实现汤庄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而奋斗”的部署要求,注重形势发展研判,坚定加快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奋力开创汤庄镇新一轮发展的全新局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5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6版:文游台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第10版:专版
   第11版:专版
   第12版:专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专版
   第15版:专版
   第16版:专版
汤庄镇
高邮报专版10汤庄镇 2015-01-21 2 2015年01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