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转型升级为导向,综合实力得到新增强
通过保障发展要素,突出跟踪服务,狠抓重点支撑,经济实现总量扩张、结构调优、效益提升。全年完成规上产值52.5亿元、开票销售33亿元、工业入库税收1.1亿元。规上增加值13亿元,占GDP的55.1%。新增规模企业4家, 创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科技型企业5家。机械装备产业产能与规模双增,绿色食品产业质量与品牌互促共进,健身休闲器材产业放量生产,电子机电产业高端市场和海外市场占有率大幅攀升。坚持服务业稳中求进,完成增加值8.7亿元,新增限上企业3家、重点企业4家。四大特色园集聚优势充分彰显,建筑业集聚园汇集一级资质以上企业5家,弘盛集团、瑞沃集团跻身省百强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40.2亿元。物流园汇集亿元以上项目4个,澳洋顺昌获扶持引导资金350万元,开创全市之最。汽车城磁吸效应放大,30亿元的洲业汽车生活广场正式落户,别克、福特、上海大众等4家4S店加快建设。坚持农业稳步发展,泽丰生态园初见形态,邮都现代农业园正式落户。新增入股土地4783亩、种养大户22个、家庭农场6个,绿优获扬州示范家庭农场称号。
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发展后劲得到新加强
坚持项目为王,完善推进机制、强化刚性考核,项目建设蓬勃快进,立足招商引资扩量提质,开展调优招商机构、配优资源要素、做优推介载体、创优招商政策“四优”行动,举办上海奉贤商机说明会等招商活动4次,近50批次客商团前来考察,体量型、效益型、科技型项目不断涌入。全年新签亿元项目18个,其中30亿元1个、10亿元2个。外资到账861万美元,完成度居全市前列。立足项目加速推进,出台在建项目挂钩联系工作制度等文件,全员聚焦聚力项目,落实落细责任,新开工5000万以上项目21个,其中10亿元1个、亿元10个。新竣工亿元项目8个,其中10亿元项目2个。星浪光学、秦邮汽车交易市场等3个亿元项目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立足借力发展,争取“亿千百”工程、“一事一议”、敬老院、卫生院等项目资金2516.1万元。拓宽土地来源渠道,完成土地点供包装项目1个、获批2个,累计取得土地指标120亩,争取增减挂钩90亩、占补平衡170亩。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崛起优势得到新释放
坚持改革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区镇发展优势充分叠加,顺利完成人员对口融合、体制机制衔接、发展目标统一,确立了“创新创业先行区、绿色产业集聚区、开放包容活力区、生态宜居新城区”的发展定位。超前启动区域性统筹发展规划等编制工作,推动概念性规划、控制性详规修编、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四规合一”。丰富绿色产业内涵,确立打造省级健康产业园的发展目标。紧扣改革增效,抢抓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产业外溢机遇,重新布局五个招商办事处,并挂牌商会借势招商。完善项目准入办法、出台基础设施扶持办法等专项文件,强化了选商择资、扶优奖优。整合多方资源,融资授信额度首达4亿元。土地确权工作高质量完成。收储九叶光电、维特利等企业资产,兼并重组乐甜仕、吉信资产。新增省高新产品16个,专利授权90件、发明专利授权5件,秦邮创成中国驰名商标,获省“双创人才计划”、“博士计划”资助2名,建成重工机械工程技术与装备公共技术平台。
以统筹发展为抓手,城镇气象得到新提升
坚持城镇统筹发展,产城互为支撑,城市气象、集镇特色、乡村风情进一步彰显。聚焦城市建设,力促翰林国际、怡水新城二期总体完工,珠光豪庭、飞达小区一期、金砖花苑进度加快,城镇综合体惠丰大厦封顶,宏信龙购物中心正式开业。精致化改造集镇,实施了朝阳路、飞达路、车伯路黑色化。公交线正式通车,3座城市雕塑、城市客厅全面亮相,省道333与237、珠光路与外环路、天骄园入口等节点焕然一新。聚焦基层建设,坚持以奖代补,新建便民中心2个、健身广场5个。特平村申报省水美乡村,黄金路创成扬州最美乡路。围绕村庄六化目标,完成环绕村庄道路硬化绿化、排水管网等工程,村级干道实现路灯全覆盖。聚焦生态建设,完成“多点四路两河一面”绿化面积14万平米、成片林925亩。垃圾中转站投入使用,排污治理成效显著,创美生物质能项目竣工。
以普惠共享为根本,民生幸福得到新提高
坚持发展为民、谋利于民,城南小学、综合医院、敬老院规划设计提交规委会,创成扬州市学前教育先进乡镇,中小学通过首批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现场评估,校外辅导站建设经验登载新华日报。新增住房公积金350人,养老保险扩保609人,发放助困助学、扶危济贫资金20万余元、尊老金117万元。完成21户危房改造。落实低保、五保动态增长机制,新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2家。围绕基层发展,坚持加减结合、上下联动,3个村列入“亿千百”工程,实施民生实事18项,强化了三资管理、财务公开等制度。重视社会治理,政法三官进入8家企业,区村两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全覆盖, “一村一顾问”、“两老”调解室得到加强,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机制。安全生产警钟长鸣,治安装备全面升级,四项排查重点突出,职工工资预警排险及时,“三无新区”创建、六打六治扎实有效。创成省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3个。
以党的建设为统揽,能力作风得到新转变
紧扣“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五查五看五治五树”为抓手,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开展了1+5主题教育等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加强了党性观念和三个自信,增强了执行八项规定、十不准的行动自觉。分类组织八礼四仪教育、善行义举榜、乡约民约、行业规范、企业精神征集等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广成共识。采取“选培管带”工作法,打造省级非公企业党组织典型1个,扬州级2个。坚持好干部五条标准,严格管理干部,全体同志自觉将三严三实作为修德立身、干事成业的重要遵循。对软弱涣散组织调整充实两委力量、积极争取省市帮扶资金和项目、建立健全以“四议两公开”为重点的七本纪实账等制度。村干实现一定三有,离退休三大员调补到位。围绕服务型党组织,落实党员统一活动日、村(社区)当班制、党政班子成员123服务和1+10驻村联户等要求。认真对照中央、省巡视组的整改落实意见,逐条逐项对照,并按照 “四明确”,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围绕廉政建设,综合实施长效教育、制度约束、有力监督、办案惩处,开展了5.10等教育活动,落实了两务公开、“三直接”新十大环节操作规范,强化了政府采购、工程质量监督等管理。出台《党工委议事规则》,提高了三重一大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加大信访办理力度,激扬了正气、形成了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