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解读市长方桂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01月21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大项目攻坚 四城同创突破 民生幸福推进 市民素质提升
——解读市长方桂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亮眼成绩单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5亿元、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32亿元、增长15.2%,国税总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分别增长20%、12.3%和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72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348元,分别增长10%、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于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突出改革创新,加快激活内生动力

  关键词:体制机制改革

  创新出台重大产业项目落户预审办法,在全省率先实施基本建设项目行政审批“证照库”系统。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任务,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投入运行。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实现零的突破,润华电缆、德运塑业、金宏泰科技成功登陆“新三板”。

  关键词:服务实体经济

  认真落实扬州市服务企业2号文件。解决工业企业土地证、房产证办理历史遗留问题249宗。及时落实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退税4.85亿元。引进光大银行、射阳农商行,开办常农商村镇银行。争取可用土地指标2873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报告获省国土厅批准。

  关键词:加快科技创新

  引进高层次人才89名。与江南大学、西安交大达成校地全面合作协议,实施产学研项目105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14个,获批省以上“三站三中心”14家。创省著名商标8件、省名牌产品3个。

  突出质量效益,加快经济升级转型

  关键词:强化项目产出

  全年新开工10亿元项目10个、5亿元项目6个、亿元项目40个;竣工10亿元项目6个、亿元项目40个。2013年竣工的亿元项目实现开票销售27.6亿元,占全市工业开票增量的53%。组织开展上海招商突击月及百日招商会战活动。

  关键词:发展工业经济

  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完成工业开票销售457亿元、增长13%。工业四大基本产业规上企业开票销售240亿元、增长18%。照明产业被认定为省特色产业集群,电池工业园获批省高性能电池特色产业基地。荣获中国建筑之乡称号。

  关键词:发展现代农业

  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小麦攻关田块单产693.2公斤,刷新淮南麦区记录。获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成效显著县称号。八桥农业园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创农产品“三品”41个。 

  关键词:发展现代服务业

  争取旅游扶持资金1800万元。清水潭创成扬州市级旅游度假区,界首芦苇荡获批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盂城驿获批国家3A级景区。澳洋顺昌金属材料物流、诚信电子商务物流园、九龙湾城市综合体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尚程家居、苏中农贸城等8个专业市场成交额达60亿元。

  突出城乡统筹,加快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建设宜居城市

  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行列,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提名测评。在全省率先完成镇村布局规划,三垛、菱塘、临泽被列为全国重点镇。积极推进城建“双十”重点工程。建成市河一期,完成盂城驿保护二期主体。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项目97个。完成烟雨园小区和30条后街后巷改造。

  关键词:做优城乡生态

  积极提高环境容量,新增绿化造林1.5万亩、城市绿地54公顷,清水潭生态中心新增造林1050亩。关闭排放不达标企业13家,完成减排年度目标。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桥国控断面水质基本达标。荣获国家生态市称号。

  关键词:强化载体支撑

  开发区创省生态园区通过专家技术评审,科技产业综合体建成面积达15万平方米。城南新区汽车城、物流园和建筑业总部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湖西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创成省绿色照明科技产业园。各类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7亿元。

  关键词:完善基础设施

  连淮扬镇铁路前期工作全面完成,运东船闸扩容工程进展顺利。S237全线建成通车,S611先导段路基率先贯通。建成北澄子河新王、南圩大桥接线,实施县道安保工程40公里、美丽乡路60条220公里。投入3.9亿元实施配农网改造。

  突出民生优先,加快建设和谐幸福家园

  关键词:加大民生投入

  八大类40项民生实事项目基本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2.1%。新增社保“五险”参保1.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99.5%。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达80%、70%、75%以上。实施“亿千百”脱贫攻坚工程。

  关键词:办好社会事业

  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实施公立医院价格改革。建成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数字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获中华诗词之乡称号。城市公交实现公车公营。强化食品药品监管。荣获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县。

  关键词:促进社会和谐

  创新社会治理,城乡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全部投入运转,在扬州率先建成六大专业调解组织。畅通信访渠道,信访维稳形势平稳可控。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六五”普法深入推进。菱塘回族乡第三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关键词:改进政府工作

  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之以恒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整改“四风”问题。强势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

  2015年政府工作怎么干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1%以上;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积极打造高邮经济升级版

  路径:促进项目提质增效

  实施重大产业项目绩效评估和管理办法,加大资产盘活、技术改造项目在考核中的权重。新开工50亿元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45个,当年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竣工10亿元以上项目6个、亿元项目40个。

  路径:做强工业基本产业

  实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356”行动计划,动态优选60家企业重点培育,实现开票销售增长13%以上、入库税收增长10%以上。全市工业开票销售增长10%以上、入库税收增长8%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

  路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整合盂城驿周边旅游资源创建4A级景区。按照国家级标准打造清水潭生态旅游度假区。统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整治中山南路,修缮北门大街及重点文物建筑。

  路径:提升园区开发水平

  开发区围绕创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新开工50亿元项目1个、10亿元项目4个,承接过亿元转移项目3个以上。城南新区做优新材料、绿色食品、健身器材产业,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新开工10亿元项目2个。湖西新区做强绿色照明和电线电缆产业,新开工10亿元项目2个。

  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路径:继续深化各项改革

  动态管理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向乡镇延伸。整合资源,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等领域综合执法。

  路径: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更加注重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园区共建,提高项目招引精准性。组织开展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招商年活动。节俭务实举办第十一届双黄鸭蛋节。全年签约10亿元以上合同项目8个,引进世界500强或跨国公司项目1个。

  路径:创新要素保障机制

  全年争取可用指标2000亩、处置闲置低效利用土地600亩以上。拓宽投融资渠道,稳定企业生产基本面。设立不低于5000万元应急资金。设立不低于20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推动金融改革发展。继续实施秦邮人才集聚计划。

  路径:激活企业核心竞争力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民营科技企业30家、省以上高新技术产品70个。强化创新载体建设,新增省“三站三中心”7家,建设国家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照明灯具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生产示范区,电线电缆创建省优质产品示范区。强化政产学研金合作。

  加快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路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5万亩以上,稻麦周年单产稳定在1050公斤以上,巩固“亩产吨粮县”成果。全年实现粮食购销130万吨。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新增农业“三品”10个,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8%以上。

  路径:打造重点特色园区

  围绕“两园三带四区”产业布局,新增高标准农田5万亩、高效设施农渔业面积4万亩,创扬州市级农业园区3个。实施城南新区3000亩邮都高效观光休闲农业园项目。推进扬大农业科教园落户八桥现代农业产业园、中科大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落户湖西新区。

  路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新增适度规模经营面积3万亩。创成扬州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扬州市级10家。鼓励苏中农贸城、诚信物流等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园区。

  路径: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设立财政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拓宽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融资渠道。健全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路径:构建城镇体系新格局

  强化规划引领,完成城市总规报批,启动中心城市控制性详规修编。按照大运河历史文化名城、高邮湖生态休闲城市、里下河新兴创新基地的定位,构建以高邮城区为主导、全国重点镇为支撑、一般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为基点的城镇体系。

  路径: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科学有序实施城建“双十”重点工程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东部新城文体中心一期。建设馆驿路、船闸北路、海潮东路东延,实施秦邮路主辅分离及环境综合整治。综合整治南澄子河、香沟河等城市水系,建成市河二期、运河西堤风光带。

  路径:抓好城市长效管理

  继续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三拆三整治”,启动省优秀管理城市申报工作,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创省级城市管理示范路2条。实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年行动计划。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路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实施连淮扬镇铁路高邮段建设,完成淮河入江水道整治项目和运东船闸扩容主体工程。推进S333东延和周八路扩容工程。启动实施S237与界首、龙虬、周山连接线。续建S611高邮段,建设界首运河大桥。

  强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路径:深化生态保护与修复

  强化三阳河、安大路两条生态走廊建设,推动清水潭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确保生态红线区域占全市国土面积25%以上。按城市有林荫大道、城乡有绿色通道、小区有绿色廊道的标准,大力推进全民绿化。

  路径:深化环保专项整治

  执行好新《环保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施重点节能项目16个、循环经济项目3个、清洁能源替代项目3个、减排工程5个,努力实现工业企业增产不增污。继续推进蓝天碧水工程。确保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桥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路径:深化美丽乡村建设

  实施“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保27个行政村通过省级验收。规划建设45个特色村和411个重点自然村庄。强化农村环境“五位一体”长效管护,确保硬件设施、保洁队伍、管护责任、经费保障、考核奖惩五到位。

  更加扎实推进民生事业发展

  路径: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增加到每人每月100元,城镇职工养老金提高10%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550元、410元,孤儿集中供养、社会散居养育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1610元、968元,农村五保、城市“三无”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年6600元、12240元。继续推进“亿千百”脱贫攻坚工程。

  路径: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

  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推荐失业人员再就业23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以内。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至465元。全面推行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制度。

  路径:繁荣发展文体事业

  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完成当铺修缮,实施淮扬运河主线及大运河故道遗产点保护工程,启动国家级龙虬庄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修缮界首雪枫大学旧址,推进高邮咸蛋传统制作工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路径:优质均衡发展教育卫生事业

  迁建赞化学校、城南新区小学、界首小学,建成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创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创建省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县、省幸福家庭建设示范市。

  路径: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四项建设,切实提高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畅通信访诉求表达渠道。贯彻执行新《安全生产法》。加大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力度。继续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5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6版:文游台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第10版:专版
   第11版:专版
   第12版:专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专版
   第15版:专版
   第16版:专版
重大项目攻坚 四城同创突破 民生幸福推进 市民素质提升
高邮报两会特别报道02重大项目攻坚 四城同创突破 民生幸福推进 市民素质提升 2015-01-21 2 2015年01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