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省、扬州市、我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城建工作。省长李学勇,省委常委、副省长徐鸣,省人大常务副主任张卫国,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市长朱民阳,我市市委书记韩方、市长方桂林等领导先后20余次就盂城驿景区扩容工程、市河改造工程等城建重大项目进行现场踏勘、视察调研,有力地推进了全市重大城建项目的实施。
2、《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展顺利。委托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总规》修编,多次召开省、市级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群众座谈会,总体规划纲要于2014年11月16日顺利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论证。
3、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取得突破性进展。出台《高邮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协助宣传部完成《高邮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本》及宣传资料编写。我市申报资料在全省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县市中第一家通过省政府批准,上报国务院。
4、市委、市政府以项目推进形式,连续14年实施城建“双十”工程建设,极大地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改善了民生,提升了城市形象。2014年城建十大重点项目10项,十类重点工程52项,总投资62.06亿元,其中城建局承担18项23个子工程,数量之多,体量之大,创历史之最。
5、市河生态文化休闲风光带一期工程于2014年4月18日顺利竣工。市河一期工程解决了水源污染、城市防洪、棚户区改造、古城保护、交通改善五大问题,将市河断面拓宽至6米,河道两侧深埋截污管网,同时对河流水位进行有效控制,并配建亲水设施,重塑市河景观;在市河西岸至西后街之间,设置滨河绿地、文化广场、宗教场所、城市客栈、百姓书场、邻里中心等功能设施;将西后街拓宽至7米,从中市口向南打通至运河大堤,形成南北通道。风光带突出南水关公园历史内涵、王氏广场文化元素、中市口广场市民市井生活三大节点,成为自然与人文的新景观、新地标、新名片。
6、为放大盂城效应,在盂城驿一期工程的基础上,2014年继续实施盂城驿扩容二期工程,邀请三家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通过比选选定扬州园林设计院进行盂城驿二期工程方案的深化、完善以及施工图设计,方案经专家五轮评审,于2014年3月31日通过市规委会审定。该工程主要包括:将馆驿巷向东延伸至蝶园南路,其中西段约200米,以及二期范围内街道立面整治约800米,保持原有街巷的肌理,架空杆线落地处理,重新铺装巷道地面;在馆驿巷东段约100米,重点打造盂城驿景区东入口,新建入口广场,配套建设商业店铺、客服中心等。在沟通马饮塘河水系的基础上,建设马饮塘河滨河绿化景观,实现与詹家巷、运粮巷连贯互通,复建运粮码头,修缮河心岛上的柳荫禅林。
7、强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实施30条后街后巷及烟雨小区改造,新建农行南侧停车场、通汉路西侧停车场、市河停车场,通湖路、中山路、府前街、盂城路等路段道路照明改造。
8、我市作为省镇村布局规划8个试点(县)市之一,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于2014年10月17日在全省第一家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并于11月21日经市政府批准实施。按照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城乡联动的要求,全面完成区划调整后的9个乡镇总规修编工作。
9、经过多方努力,积极争取,三垛镇、临泽镇、菱塘回族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在全国3675个、全省96个、扬州9个乡镇中独占三家。
10、我局2013年喜获多项荣誉。共有16项工作获省、扬州市表彰,20余人次获省、扬州市奖励,我局被评为市级机关能力作风先进单位,党建工作三等奖,并被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