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文游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12月0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邮中记事
  □孙晓玲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还是高邮中学的一名学生,学习之余,听收音机就是我们那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梦想。

  记得是一个秋天的下午。上课前,陈同学刚进教室门口,就迫不及待地大声宣布,她家有从香港带回来的录音机、邓丽君磁带等等。香港的录音机?邓丽君磁带?听说过,没见过,究竟何许物也?话音刚落,大家的注意力立刻就集中到陈同学那里了,陈同学性格外向,说起话来也眉飞色舞,惟妙惟肖。不一会,教室里散落的同学便围成了一大圈,面对一双双好奇的眼神,陈同学更是异常显摆,也会卖个关子,就等同学提问。有男同学提出要目睹为实,陈同学言明,带不出来,家里不准。我亦半信半疑,更有同学说她吹牛,陈同学这下急了:“我说的都是真的,我二爷在香港,我爸爸去香港的,不信,放学全到我家,我拿给你们看!”“快上位置,老师来了!”一同学眼尖,这么一说,立刻散了围观。不过,大家心里还是有些期待,我更是心驰神往。

  小学的时候,辅导员老师经常带领我们去工厂、街头演出,一会是歌曲“举起革命的铁拳头,反击右倾翻案风”,一会是歌颂对越自卫还击战,一会又是宣传学习新时期总任务等等,尽管我们不懂其深刻意义,但台词背得很熟。说唱或者舞蹈时需要配乐,用的就是老师从家里带过来的录音机,有本书那么大(老师家有海外关系),因此我对录音机有些了解。当听到老师的歌声从录音机里飘出来的时候,我们目瞪口呆,简直不可思议。而现在陈同学又说有香港的磁带,太期待了,我有点按捺不住,盼望早点放学,恨不得现在就放学。

  终于放学了,陈同学说话数话,悄悄告诉我们要分开来走,我们心领神会,绝不能让老师知道。出了校门,我们立刻就团到一起了,陈同学带路,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从东方红路抄近道右拐到菜园,田埂两边的毛豆结了很多,我们顺手拽了一把又一把,直接揣到口袋里,鼓鼓囊囊的。再拐弯到了邮兴公路,穿过养丰闸,再向西转向北,挤入一小巷。快到目的地时,陈同学突然掉头止步,两条大辫子甩到我脸上,生疼。原来她有纪律交代,要我们就地等候,待她进门侦察一下,我们连连点头,翘首等待。

  跑了近半小时的路,我们一点也不觉得累。陈同学见只有奶奶在家,溜出来小手一挥,我们自然不怕,如蜂般哄了进去,书包把她家的八仙桌和老爷柜堆得很高。陈同学的奶奶脚前脚后地盯着我们,嘴里唠叨什么已记不清了,反正是不欢迎我们这帮屁孩的表情。陈同学随即自豪地拎出关在她爸妈房间里的录音机。那么大的录音机,我们都第一次见着,陈同学又进行专家式的讲解和操作,一时间要录音的有,要听歌的有,要操作录音机的有,陈同学就是不让别人按录音机,坚决不准,怕弄坏了,还说,摸摸可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抢着说话,还有的同学在装腔作势地唱歌,同学们听到从录音机里传来自己的声音,拍桌子打板凳,激动不已。我请求陈同学再放一遍磁带,大家一致同意。我们被录音机里的歌声深深吸引了,从没有听过这样的天籁般柔美的歌声,我们入迷了。

  从此,邓丽君的歌声就萦绕在我的心头,我也悄悄的恋上了邓丽君……

  从此,放学的路上,陈同学就多了好多同伴,我也是同行者之一,我也和同学到过她家做作业,“和尚不吃斋,肚里有数”,其实就是想在作业完成后,听歌。

  不久,我们的行踪被班主任发现,于是班会上我们被痛斥,香港及邓丽君也被批评得一无是处,特别要求陈同学做了保证,不准再传播香港的声音了,我们异口同声回答了老师的问话。其实同学们口是心非,心中渴望新事物的愿望是老师阻止不了的。

  那个年代,上了初中的男女生是不讲话的,那天,我们直接忘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文游台
生命的祭坛
大树与鸟窝
邮中记事
假如……
冬钓絮语
山崖上的青松
海沙
高邮报文游台04邮中记事 2014-12-02 2 2014年12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