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文游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12月0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命的祭坛
  □朱玲  

  前几天,二叔去世,我参加了一场颇具民俗特色的中国式葬礼。

  二叔是凌晨三点钟在宝应堂哥家咽气的。我和父亲八点就赶到了那里。一进家门,门边两条黑色的巨幅挽联扑入眼帘,心一阵紧缩。两位堂哥,头上扎着麻绳,披着白布,跪伏在父亲面前。父亲颤巍巍地搂着他们大哭。我在旁边赶紧劝住。 

  二叔躺在一块门板铺就的床上,身上盖着一幅丝绸被面,被面上放着一堆红白孝布,戴着帽子,脸用毛巾盖着,头南脚北。头顶处供着瓜果点心,点着长明灯。床的西边放着元宝样的火盆,用于焚烧纸钱。火盆西边有两个拜垫。旁边有人示意我在拜垫上跪下,一位大妈在二叔的身上取一长一短两块白布扎在我头上,我磕个头站起来。白布长及腿肚。

  这孝布是有讲究的。戴孝是晚辈为长辈戴的。丈夫戴短的,短的3尺4寸5,妻子戴长的,长的7尺4寸5。若是两人中只一人来奔丧,短的放外面,长的放里面,一起扎在这人头上。子侄辈是白布,孙子辈是红布,重孙辈是绿布。而且孙子辈比子侄辈长2寸,重孙辈比孙子辈长2寸,寓意一代比一代长。孝布宽头都是一尺许。堂哥请了两个年长的老妇来撕孝头巾。

  下午三点,二叔的三个孙子孙女都已到家,开始入殓。有人嚎啕大哭,边哭边诉说死者的好处。堂妹哀哀欲绝。堂哥堂嫂脸色戚然。二婶捶胸顿足。我鼻子一酸,泪洒前襟。

  入殓后,所有的孝头巾,男的缝成孝帽,女的缠在头上。孝子帽子的两翅中的一端用线系个棉花球。若是双亲都亡故了,则各系一个棉花球。鞋面上用白布蒙着,女儿则是用蓝布。

  第一天、第二天,大家吃的都是斋饭。桌上虽有鱼肉,是不能动筷子的。只能挑些粉、豆腐吃。

  第三天开始接受亲朋好友的吊唁,收纸烛花圈花篮,还有人情钱。人情钱有专人登记入账。一人记账,一人收钱。登账时,上表必须排在最前面。上表就是死者母亲的侄子。像我二叔就是我祖母的娘家侄儿。这是最尊贵的客人。凡是吊唁的人中午、晚上都要留下吃饭。八碗八碟,好酒好烟款待着。

  黄昏的时候,我们这些有孝头巾的人,按照与死者亲密程度,子媳在前,孙子在次,女儿女婿在后,接着就是侄子侄女等亲属,其中儿子、孙子必须手持哭丧棒,鱼贯去土地庙,为二叔送饭。

  这哭丧棒是阴阳生在河边砍伐的一截截榆树桩子,用白纸裹着。按照规矩,出殡安葬,子孙都必须拿着,最后插入坟前。将来长成又高又大的树,寓意子孙繁盛。

  至土地庙,有人将带来的四样熟菜及米饭取出,一字排在土地庙前,焚烧纸钱,子孙伏地呜呜哀嚎。约三分钟,事毕,原路返回。

  第四天,出殡。早上四点半就起床。早饭是馒头加豆腐汤。吃完,亲属扶柩出门。火化完毕,骨灰捧回。一路上,有亲朋设路祭,我们不断下车行跪拜礼。到家后,骨灰放在堂屋正中的桌子上,院子里跪满了子侄。这时要举行一个杀钉的仪式。阴阳生剪取两个堂哥的一绺头发,连同一根钉子,用红纸裹住,插在骨灰盒的一个小孔里,这时上表即我父亲的大表哥,手持斧头对准钉子轻敲三下,即礼成。然后亲属奉送骨灰至墓地安葬。

  中午,所有亲属聚在一起吃顿打散酒,除去孝帽,然后各奔东西。

  死亡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我们这里世代就用这样一套仪式将我们至爱的亲人送上生命的祭坛,愿他们一路走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文游台
生命的祭坛
大树与鸟窝
邮中记事
假如……
冬钓絮语
山崖上的青松
海沙
高邮报文游台04生命的祭坛 2014-12-02 2 2014年12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