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我被蚊子吵醒,估计还不止一只蚊子。无奈,叫醒爱人,操起充电灭蚊拍,准备一场战斗。几经周折,虽然消灭了它们,我们却又难以入眠,转而陷入了蛟子的话题。
爱人怪我房门窗没关好,其实蚊子是无孔不入的,它具有趋光性,晚上门窗稍有缝隙它就会钻进来,我们虽住小高层,它也会随着电梯,盯梢深色衣服的人跟着进来.趋暗性是蚊子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它们总喜欢躲藏在阴暗角落,或叮挂在深色处,伺机而动。今夜寻觅多时,四只惺忪的睡眼先后在棕红色的门边及窗帘上发现了两只蚊子,随着灭蚊拍“啪、啪”的声响和一阵阵烧焦味,灭蚊战斗结束了,本以为可安稳入睡了,刚熄灯闭上眼不久,又有一只蚊子像直升飞机一样地在我头面部盘旋。我猛地用巴掌拍打,蚊子飞走了,打的却是自己的嘴巴,你说窝火不窝火。
以前消灭蚊子的方法很多,用煤油罩子灯灭蚊子的印象较为深刻。我用煤油罩子灯,在屋内各个角落抑或蚊帐内去寻找它们的踪迹,看到蚊子的身影,就小心翼翼地把灯罩贴近蚊子的下方,蚊子一遇热就失去了飞的力量,就这样一个个蚊子都掉进热烘烘的灯罩里。望着一只只蚊子的尸体在灯罩里积成了堆,我内心感到无比的快慰舒畅。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参加大队组织的副业队专职捉螃蟹,捉螃蟹的吊罾子设在离庄台三公里外的三阳河东堤上,两人轮流值班,不值班的就和衣睡在河堤边草地上,蛇虫百脚全然不顾。虽到秋季,蚊子仍很猖獗,蚊香不起作用,避蚊油头面部不宜用,没有办法就用塑料雨衣将身体连头夹尾裹住,闷热又不透气,一夜下来,暴露部位布满蚊点。
常有同眠共枕的两人,一人被蚊子叮咬得一塌糊涂,而另一人却安然无恙。究其原因可能与人散发出来的气味、体温、呼吸频率、衣服颜色有关。微信上说,口服维生素B1可使蚊子退避三舍,但我没有试过。
夏天到了,也到了蚊子猖獗的时候。蚊子固然可恨,但它与人类伴生的现实却不容改变。